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壺殼柯

鎖定
壺殼柯(Lithocarpus echinophorus (Hickel & A. Camus) A. Camus)是殼鬥科柯屬喬木,高約15,當年生枝、嫩葉葉柄、葉背至少中脈及花序軸均被脱落性的短柔毛。葉近革質,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果序長約10釐米,果序軸粗約12毫米,殼鬥每3個一簇。小苞片線狀,堅果扁圓形。果期11月。產於雲南南部。生於海拔約2 000米的山坡疏林中。 [1] 
中文名
壺殼柯
拉丁學名
Lithocarpus echinophorus (Hickel & A. Camus) A. Camus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殼鬥目
殼鬥科
柯屬
壺殼柯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老撾,越南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壺殼柯形態特徵

壺殼柯
壺殼柯(6張)
喬木,高約15米,胸徑20釐米,當年生枝、嫩葉葉柄、葉背至少中脈及花序軸均被脱落性的短柔毛,小枝幹後暗褐黑色,皮孔不明顯。葉近革質,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9-15釐米,寬1.5-3釐米,頂端漸狹尖,基部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凸起或上段平坦,中央裂槽狀凹陷,側脈每邊13-17條,支脈不明顯,二年生葉的葉背無或幾無毛,有帶蒼灰色緊實的蠟鱗層,幹後葉面淡棕色或茶褐色;葉柄長1-1.5釐米。果序長約10釐米,果序軸粗約12毫米;殼鬥每3個一簇,幼嫩時長橢圓形,頂端平坦且凹陷,成熟殼鬥全包堅果,高20-24毫米,寬16-20毫米,下部寬,近頂部突然狹窄且稍伸長呈壺咀狀,口部寬8-12毫米,小苞片線狀,略彎鈎,上部的長3-4毫米,下部的約1.5毫米,近頂部的則向殼鬥口部下彎,覆瓦狀排列,有糠秕狀鱗秕,殼壁上薄下厚,厚達3毫米;堅果扁圓形,高10-12毫米,寬14-18毫米,柱座明顯突出,無毛,無白粉,果臍深不到1毫米,中央部分稍隆起。果期11月。 [1]  [5] 
(注:壺殼柯圖冊資料來源 [2] 

壺殼柯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約2 000米的山坡疏林中。 [1] 

壺殼柯分佈範圍

壺殼柯
壺殼柯(5張)
產於雲南南部(元江)。老撾及越南北部也有。

壺殼柯變種

沙壩柯(變種)
葉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0-12釐米,寬約3釐米,無毛,側脈每邊10-15條,至葉緣附近隱沒;葉柄長約1釐米。殼鬥扁圓球形,連線狀小苞片寬3-3.5釐米,高1.5-2釐米,包着堅果約3/4,殼壁脆殼質,小苞片甚多,彎鈎的線狀,長5-8毫米;堅果扁圓形,寬22-25毫米,果臍中央部分微凸起,徑15-18毫米。花、果期同前。 [1] 
產雲南屏邊等地。生於海拔約1 9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越南東北部也有。 [1] 
金平柯(變種)金平石櫟
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0-14釐米,寬2-4釐米,側脈每邊12-14條,互不連接,葉背的毛較遲脱落但稀疏且纖細。殼鬥扁圓形,包着堅果一半以上,或有時不到一半,寬20-25毫米,小苞片短線狀或有時鑽尖狀,彎鈎或稍伏貼生殼壁,長2-3毫米,稀較短,被棕黃色蠟鱗;堅果扁圓形,頂部略平坦,無毛,果臍凹陷,口徑15-20毫米,深約1毫米,中央部分稍隆起。花期7-8月,果次年10-11月成熟。 [1] 
產雲南東南部(金平、西疇、麻栗坡等地)。 [1] 

壺殼柯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易危(VU)。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