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973B - 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973B
CN102292973B CN200980155345.1A CN200980155345A CN102292973B CN 102292973 B CN102292973 B CN 102292973B CN 200980155345 A CN200980155345 A CN 200980155345A CN 102292973 B CN102292973 B CN 102292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generating unit
camera body
connect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3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973A (zh
Inventor
篠原纯一
佐藤淳
加贺良太
多田贵史
神户秀
吉田教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2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的照相机主体(1)设置有凹陷部分(1A),包括矩形块状壳体(2a)的成像单元(2)可拆卸地设置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在壳体(2a)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分(1A)内的状态下,当壳体(2a)从前侧看时,照相机主体(1)包括位于壳体(2a)的后面并且面对壳体(2a)的背面的具有背面壁(4)的背面部分(1B)、面对壳体(2a)的侧面的具有侧面壁(6)的侧面部分(1C)、以及面对壳体(2a)的上表面的具有上面壁(5)的上面部分(1D)。凹陷部分(1A)由背面壁(4)、侧面壁(6)和上面壁(5)限定,且在安装时,在壳体(2a)的剩余表面所处的三个侧面上开放。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适用于将成像单元安装到如照相机的成像设备上的主体结构,如照相机主体上的改进。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公知将成像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成像设备(作为参考,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7-173909号)。
在这种传统成像设备中,照相机主体包括容纳部件,用于可拆卸和可安装地容纳成像单元。这个容纳部件包括后壁部分以及与这个后壁部分成一体的上壁部分、下壁部分、以及一个侧壁部分。于是,这个容纳部件在前壁部分和另一侧壁部分开放,并且成像单元的配装部分可以从这个开放的侧壁部分插入到容纳部件中。
另一方面,成像单元可以从照相机主体通过将成像单元经开放的侧壁部分拉出容纳部件而拆卸。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这种传统成像系统,容纳部件在四侧上由壁部分,即:后壁部分、上壁部分、下壁部分和一个侧壁部分围绕,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不可避免地设置成一对一关系。因此,这个成像系统对成像单元的形状具有受限制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其中,通过使得在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之间的关系更灵活,照相机主体可以容易地与各种成像单元相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主体结构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被构造成成像单元可以安装到该主体部分上以及从主体部分上拆卸,该成像单元包括配装部分和设置在配装部分内的至少光学系统。主体部分包括容纳部件,其中可拆卸地容纳成像单元的配装部分,并且封闭容纳部件的壁中的至少三个是开放的。
与相关申请的横向引用
这个申请基于2008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300423号、2009年9月1日提交的2009-201201号、2009年11月4日提交的2009-252578号中的每一个申请,并要求它们的优先权,这些在先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的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的安装状态的外观图,并且是示出小尺寸成像单元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状态的解释图;
图1B是示出大尺寸成像单元安装到与图1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相同的照相机主体上的解释图;
图1C是从背面侧看到的图1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视图;
图2A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的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分离状态的外观图,并且是示出图1A所示的小尺寸成像单元从照相机主体上拆卸的状态的视图;
图2B是示出图1B所示的大尺寸成像单元从照相机主体上拆卸的状态的视图;
图3A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的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的分离状态的外观图,并且是示出图1A和1B所示的成像单元从照相机主体上拆卸的状态的视图;
图3B是示出从背面侧看到的图1A所示的成像单元的状态的视图;
图3C是示出从背面侧看到的图1B所示的成像单元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对应于图2A的分离状态的分解图,并且是从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的右倾斜侧看到的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的外观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底板被拆卸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底板的外观图;
图7是示出从左下倾斜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8是用于解释图4、5和7所示的闭锁销的配合结构的细节结构图;
图9是用于解释要安装到图7所示的照相机主体上的成像单元的背面侧上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0是用于解释图9所示的接合板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1是示出形成在图10所示的接合板上的接合爪的详细结构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2是用于解释处于闭锁状态的图6所示的底板和图10所示的接合板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图13是用于解释图7所示的接合板上设置的偏压板簧的结构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4是从底板侧看到的处于图12所示的位置关系的闭锁板和底板的透视图;
图15A是用于解释图1A所示的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之间的解锁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处于闭锁状态的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的解释图;
图15B是示出成像单元向解锁状态的过渡过程的解释图;
图15C是示出成像单元的弹出过程的解释图;
图15D是示出成像单元的完全解锁状态的解释图;
图16是示出结合于图1A至1C所示的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内的电子部件的电路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图17是示出结合在图1所示的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内的电子部件的电路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视图;
图18是用于解释采用本发明的成像单元和照相机主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并且是示出成像单元从照相机主体上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19是示出从左下倾斜侧观察的图18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0是图21所示的解锁机构和闭锁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从背面侧看到的图18所示的成像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局部示出成像单元的分解内部结构;
图22是示出图20所示的解锁机构和闭锁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局部透视图;
图23是示意性示出图7所示的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的中心部分的横截面的视图,该横截面是沿着平行于上面部分并且正交于背面壁的平面取得的;
图24是示意性示出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的中心部分的横截面的视图,该横截面是沿着平行于侧面壁且正交于背面壁的平面取得的;
图25是示意性示出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6是示意性示出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的横截面结构的视图;
图27是示出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连接到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8是以放大方式示出成像单元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9是示出在电子取景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之前从背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0是示出当电子取景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时从背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1是示出在电子取景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之前从前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2是示出当电子取景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时从前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3是示意性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照相机单元的解释图,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照相机主体包括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接收器和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接收器的接收图像发射器;
图34A和34B是用于解释接收器的解释图,其中,图34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接收器的示意图;而图34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接收器的示意图;
图35A和35B是用于解释接收图像发射器的解释图,其中图35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接收图像发射器的示意图;而图35B是从侧面侧(X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接收图像发射器的示意图;
图36是示出无线照相机主体的电路结构的方块图;
图37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器单元的解释图;
图38A至38C是用于解释图像读取器单元的解释图,其中图38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图像读取器单元的示意图;图38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图像读取器单元的示意图;而图38C是示出图像读取器单元的使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9是示意性示出图像读取器单元的光学系统的解释图;
图40是示出图像读取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的方块图;
图41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纤维镜单元的解释图;
图42A和42B是用于解释纤维镜单元的解释图,其中图42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纤维镜单元的示意图;而图42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纤维镜单元的示意图;
图43是示出纤维镜单元的电路结构的方块图;
图44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像打印单元的解释图;
图45A和45B是用于解释图像打印单元的解释图,其中,图45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图像打印单元的示意图;而图45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图像打印单元的示意图;
图46是示出图像打印单元的电路结构的方块图;
图47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单元的解释图;
图48A和48B是用于解释图像投影单元的解释图,其中,图48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图像投影单元的示意图;而图48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图像投影单元的示意图;
图49是示意性示出图像投影单元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解释图;
图50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外部存储单元的解释图;
图51A和51B是用于解释外部存储单元的解释图,其中,图45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外部存储单元的示意图;而图51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外部存储单元的示意图;以及
图52是用于解释外部存储单元的结构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在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的主体结构基本上包括主体部分,具有配装部分的成像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该主体部分上,成像单元包括设置在这个配装部分上的至少光学系统。这个主体部分包括凹陷部分或容纳部件,其构造成可拆卸地容纳成像单元的配装部分,并且封闭该容纳部件的壁中的至少三个是开放的。在此,是开放的状态意味着三个壁不存在的状态或者设置有大到足以允许成像单元的配装部分插入的孔口的状态。这些结构的具体示例将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的简单介绍)
图1A和1B示出将设置有矩形块形状的壳体的成像单元安装到诸如照相机主体的成像设备的主体部分上的状态,成像单元是根据本发明的外部单元的示例。在图1A和1B中,附图标记1表示照相机主体、附图标记2和2’分别表示设置有配装部分的成像单元,该配装部分例如是矩形块形状的壳体2a和2a’。在此,每个成像单元2和2’例如包括可互换的镜头单元。成像单元(第一成像单元)2包括镜头3,而成像单元(第二成像单元)2’包括镜头3’。图1C是图1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透视图,其是从背面侧看到的视图。
在此,第一成像单元2包括第一光学系统、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一成像单元侧连接器。同时,第二成像单元2’包括第二光学系统、第二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单元侧连接器。在此,术语“第一”和“第二”用于描述的目的,以便将成像单元2和2’彼此区分开。
第一光学系统将来自物体的入射光导引到第一成像装置,并且第一成像装置将被第一光学系统导引的物体的图像转变成电信号。同时,第二光学系统将来自物体的入射光导引到第二成像装置,并且第二成像装置将被第二光学系统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
如图2A和2B所示,这些成像单元2和2’可以安装到相同的照相机主体1上,并可以从该照相机主体1上拆卸。
在下面的描述中,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状态下,平行于镜头3的成像光学系统(透镜系统)的光轴方向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或者前后方向。此外,在Z方向的正侧将被定义为照相机的前表面侧(前侧),而Z方向上的负侧将被定义为照相机的背面侧(后侧)。同时,与Z方向正交并且在照相机主体1正常使用的状态下为高度(竖直)方向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此外,与YZ平面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或左右方向。这个Y方向的正侧将定义为下侧,而Y方向的负侧将定义为上侧。同时,X方向上的正侧定义为右侧,而X方向上的负侧定义为左侧。
(照相机主体的详细结构的描述)
如图2A和2B所示,照相机主体1包括容纳部件或者凹陷部分1A,作为设置壳体2a或2a’的空间。照相机主体1包括背面部分1B、侧面部分1C和上面部分1D作为构成凹陷部分1A的三个部分构成。在成像单元2或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并且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从成像单元2或2’的前侧看,背面部分1B位于壳体2a或2a’的背面。在成像单元2或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并且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从成像单元2或2’的前侧(如Z方向上的箭头表示)看,侧面部分1C位于壳体2a或2a’的左侧(如X方向上的箭头表示)。在成像单元2或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并且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并且在成像单元2或2’正常使用时,从成像单元2或2’的前侧看,上面部分1D位于壳体2a或2a’的上侧(如Y方向上的箭头表示)。背面部分1B、侧面部分1C和上面部分1D整体形成。
例如,如图1A、1B、1C、2A和2B所示,用以电操作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或2’的操作部件设置在背面部分1B、侧面部分1C和上面部分1D的任一个上,并且作为操作部件的释放按钮5y设置在上面部分1D上。
背面部分1B包括背面壁4,在壳体安装时,该背面壁4面对壳体2a或2a’的背面。这个背面壁4平行于X-Y平面并且当成像单元2或2’没有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暴露外侧。在从壳体2a或2a’的背面看时,背面壁4具有基本上矩形轮廓,对应于壳体2a或2a’的背面的形状。
在图2A和2B中,附图标记4a表示背面壁4的上边缘部分,并且对应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壳体2a或2a’的背面的上边缘部分。附图标记4b表示背面壁4的下边缘部分,并且对应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壳体2a或2a’的背面的下边缘部分。附图标记4c表示背面壁4的左边缘部分,并且对应于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壳体2a或2a’的背面的左边缘部分。附图标记4d表示背面壁4的右边缘部分,并且对应于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壳体2a或2a’的背面的右边缘部分。
上面部分1D包括上面壁5,在壳体被安装时,该上面壁5面对壳体2a或2a’的上面,该上面壁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屋檐状形状。在以上面部分1D在上侧上同时从侧面直接观察侧面部分1C时,上面壁5就像从背面壁4的上边缘部分4a向前伸出。上面壁5平行于X-Z平面。
设置了作为照明装置的包括闪光灯光源等的闪光灯发射部件。闪光灯光源5b设置在上面部分1D的前表面5a的右侧。在此,基于闪光灯光源5b设置在上面部分1D的假设进行描述。但是,也有可能代之将闪光灯光源5b设置在侧面部分1C上。通过在上表面上设置闪光灯光源5b,可以从成像单元2的光轴的上方照亮物体,由此正确执行物体的照亮。
侧面部分1C包括侧面壁(也称作金属板元件)6,在壳体2a或2a’安装时,该侧面壁6面对壳体2a或2a’的侧面。当背面部分1B在下侧、上面部分1D在右侧上且向前部分在前侧上看的同时,在直接观察这个侧面壁6时,这个侧面壁6就像从左边缘部分4c向上升起。侧面壁6平行于Y-Z平面。侧面部分1C包括鼓起部分1c,该鼓起部分1c从侧面壁6向上隆起。这个鼓起部分1c用作抓持部分。容器形成在侧面部分1C的内侧,并且成像设备所需的电池和各种电子器件容纳在该容器中。
具体地说,容纳在该容器中的是电池、用于通过操作操作部件控制成像单元2的电路、用于处理成像单元2获得的图像的处理电路、用于存储成像单元2取得并由处理电路处理的图像的存储介质、电源电路、闪光灯控制电路、用于安装形成这些构成的电路元件的电路板等。
如图3A中示意性所示,凹陷部分1A的轮廓形状是由背面壁4、上面壁5和侧面壁6限定的。这个凹陷部分1A在三侧上开放,即,在壳体2a或2a’安装时,在作为壳体2a或2a’的剩余表面的下面所处的向下方向上、在作为壳体2a或2a’的剩余表面的右侧面所处的右侧方向上、以及在作为壳体2a或2a’的剩余表面的前表面所处的向前方向上。在这个凹陷部分1A上,具有不同尺寸的镜头3和具有不同尺寸的成像单元2或2’可互换地安装。即,成像单元2的镜头3和成像单元2’的镜头3’具有相互不同的尺寸。同时,成像单元2的成像装置的尺寸与成像单元2’的成像装置的尺寸也不同。
如图1C所示,用于显示成像单元2或2’取得的图像的显示面1b设置在背面部分1B的背面上。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可以显示在该显示面1b上。背面部分1B连续地连接到侧面部分1C上。这个背面部分1B的尺寸基本上由显示面1b的尺寸来限定。但是,显示面1b可以设置或可以不设置在背面部分1B上。
背面部分1B设置有构成背面壁4的一部分的底板8和作为闭锁装置的闭锁销9。卵形导引槽10形成在底板8上以引导闭锁销9。闭锁销9通过导引槽10向凹陷部分1A突出。如图3B和3C所示,成像单元2和2’的壳体2a和2a’具有基本相同形状的背面、左侧面、下面、上面和右侧面,除了前面之外。于是,在下面仅参照图4到15D详细描述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的结构。对成像单元2’的结构的细节的解释将被省略,并且仅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指定给与成像单元2相对应的那些结构。
如图4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作为连接器(成像单元侧连接器)11的安装插头设置在成像单元2的左侧面2c上,左侧面2c面对侧面壁6。这个安装插头固定到设置有电路的插接板组(未示出)上。这个插接板组借助于浮动结构(floating structure)设置于成像单元2的内侧。
当通过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而建立连接器11和连接器(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12之间的电耦合时,这个浮动结构执行吸收和缓和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之间的配合误差的功能,由此缓和在连接器11与连接器12相接合时所施加的应力。
如图5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连接器12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上。连接器12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的两端上的定位凸起56a和56a。同时,连接器11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的两端上的定位孔,这将在后面描述。例如,商业上可用的机架连接器(bay connector)可以用作连接器11和12。
连接器11具有执行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该连接器11是执行与连接器12通信的功能。
连接器12设置在侧面壁6的升高的底端上,在背面部分1B在下侧、上面部分1D在右侧并且前部在上侧看的同时,在从侧面壁6的前面观察侧壁面6时,该升高的底端如同处于从背面壁4升高的方式,来避免不小心的触碰。
连接器12包括用于覆盖连接器端子的覆盖元件56。这个覆盖元件56具有防止电路、电子元件等被来自人体的静电放电损坏的功能,该静电放电有可能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在人手接触时发生。
连接器12面对凹陷部分1A。在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通过在从右向左的方向移动成像单元,这个连接器12与连接器11相接合,由此,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彼此电连接。连接器11和12的结构的细节将在后面描述。
底板8通过未示出的闭锁螺钉固定到背面部分1B上。背面部分1B设置有导引机构,其用以与成像单元2上的导引机构相协作来控制照相机主体1的连接器12相对于成像单元2的连接器的位置关系,并从右向左导引这个成像单元2。
底板8由金属薄板形成,具有基本上矩形形状,如图6所示。这个底板8构成照相机主体1侧上的导引机构的一部分。在底板8的上边缘壁上,导引壁8a形成在靠近侧壁面6的左边缘4c侧上,同时,接合部分8a’形成在远离侧面壁6的右边缘4d侧上。在底板8的下边缘壁内,导引壁8b形成在靠近侧面壁6的左边缘4c上,同时接合部分8b’形成在远离侧面壁6的右边缘4d侧上。后面描述的一对导引凸起可滑动地抵靠在该对导引壁8a和8b上,由此控制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之间的位置关系。后面描述的一对接合爪与该对接合部分8a’和8b’相接合。底板8的导引壁8a和接合部分8a’之间的上边缘部分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凹坑部分8c。同时,在底板8的导引壁8b和接合部分8b’之间的下边缘部分形成为凹坑部分8d。
该对接合部分8a’和8b’分别设置有偏压板簧,作为偏压部分(后面描述),以朝向背面部分1B偏压成像单元2。当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并且在这个成像单元2被闭锁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在向前方向上的力被施加到这个成像单元2上时,该对接合部分8a’和8b’与该对接合爪相协作来执行防止成像单元2由于这个力而脱出的功能。
在侧面部分1C在左侧并且上面部分1D在上侧看的同时,当背面壁4被从前面观察时,后面壁4设置有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在二者之间沿垂直方向具有大间隔,如图5所示。作为导引槽的上侧凹槽13a在长度方面在左右方向上沿着上边缘部分4a延伸。作为导引槽的下侧凹槽13b在长度方面平行于这个上侧凹槽13a沿着左右方向并且沿着背面壁4的下边缘部分4b延伸。上侧凹槽13a的右端和下侧凹槽13b的右端分别形成为开口端13a’和13b’,它们向外侧开口。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构成导引机构的一部分。
导引机构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中,并且具有控制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12相对于成像单元侧连接器11的位置关系的功能,还具有在靠近侧面壁6或者从侧面壁6后退的方向(X方向)上引导成像单元2的功能。
导引槽10形成为垂直延伸的形状,并且基本上位于彼此连接该对接合部分8a’和8b’的线的中间。侧面壁6设置有一对接合凸起14和14,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朝向凹陷部分1A突出并且在二者之间沿着垂直方向具有间隔,如图5和7所示。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具有与该对接合部分8a’和8b’相协作将成像单元2固定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功能。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还具有在未期望的扭转能量施加到成像单元上时,与一对接合孔22’和22’相协作来防止照相机主体1内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端子和成像单元2内的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被损坏的功能。
在背面部分1B在下侧、上面部分1D在右侧,且前面部分在上侧看的同时,当直接观察侧面壁6时,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设置在连接器12之上。
图5是示出底板8从背面部分1B拆下的状态的视图,如图5所示,金属制成的释放机构15设置在背面部分1B的右边缘部分4b。这个释放机构15主要包括弹出杆(释放杆)16和解锁板17。闭锁销9设置在解锁板17上。导引槽18和18形成在这个解锁板17上。背面壁4设置有导引销20和20。这些导引销20和20分别与导引槽18和18接合,并且解锁板17被这些导引销20和20控制以垂直滑动。
解锁板17用未示出的解锁板偏压装置,如弹簧向上偏压。当没有外力施加到操作杆时,导引销20和20抵靠在导引槽18和18的下端。
如图8中放大图所示,闭锁销9通过压接装置(caulking means)固定到解锁板17上。这个闭锁销9包括轴部分9a和凸缘部分9b。环圈元件(collar member)21可旋转地设置在轴部分9a上。凸缘部分9b防止环圈元件21脱落。这个环圈元件21具有减小闭锁销9和导引槽10之间的摩擦阻力的功能。闭锁销9的操作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轴部分22设置在背面壁4的右边缘部分4d上,如图5所示。弹出杆16包括位于轴部分22的两侧上的操作臂16a和作用臂16b。这个弹出杆16围绕轴部分22作为支点可旋转。操作臂16a形成得比作用臂16b长,并由此被构造成用小的操作力获得大的作用力。作用臂16b设置有作用销16c。作用目标壁17a形成在解锁板17上,且作用销16c可接合地面对该作用目标壁17a。
(成像单元2的详细结构的描述)
如图4所示,在安装时要与一对接合凸起14和14接合的一对接合孔22’和22’形成在成像单元2的左侧面2c上,左侧面2c面对侧面壁6。接合板23用于与闭锁销9协作将成像单元2闭锁到照相机主体1上,该接合板23通过在此未示出的闭锁螺钉固定到成像单元2的后表面上,如图9所示。
如图9和10所示,一对导引凸起23a和23b通过切割和提升接合板而形成在该接合板23上,导引凸起23a和23b被构造成在安装时分别插入到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中并且在导引壁8a和8b上可滑动地抵靠。此外,接合爪23c和23d通过切割和提升所述板而形成,接合爪23c和23d被构造成在安装时分别插入到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中并且在底板8的厚度方向上接合在所述一对接合部分8a’和8b’上。如图11所示,每个接合爪23c和23d包括提升部分23e和弯曲部分23f。当弯曲部分23f相对于底板8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部分1B的内侧时,连接器11和12二者设置为在平行状态下彼此连接的位置关系。
如图9、10和12所示,用于允许闭锁销9插入的插入槽24在接合板23中钻出。附图标记24’表示插入槽24的插入槽构成壁。插入槽构成壁24’包括一对直槽构成壁24a’和24a”、一对闭锁槽构成壁24b’和24b”、倾斜壁24e和倾斜壁24d。该对直槽构成壁24a’和24a”形成在与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的延伸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延伸的直槽24a。该对闭锁槽构成壁24b’和24b”形成在与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闭锁槽24b,并且设置成将闭锁销9保持在闭锁位置。倾斜壁24e位于闭锁槽构成壁24b”以及直槽构成壁24a”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抵靠在闭锁销9上,以产生抵靠分力,克服解锁板偏压装置,如弹簧(未示出)的偏压力向下移动闭锁销9。在成像单元2从照相机主体1释放时,倾斜壁24d通过闭锁销9的抵靠分力允许成像单元在释放方向上移动。闭锁槽构成壁24b’和24b”中的闭锁槽构成壁24b”功能为解锁防止壁,用以防止闭锁销9解锁。
如图11和13所示,在底板8上,作为偏压部分的偏压板簧8e设置在与相对接合板23的面相对的面上,即,设置在与该对凹槽13a和13b相对的面上、在形成接合部分8a’和8b’的每个位置处。每个偏压板簧8e具有将成像单元2向背面壁4偏压的功能。
凹坑13c和13d形成在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上,如图5所示,从而允许偏压板簧8e的进入,该偏压板簧8e用于分别将接合爪23c和23d(成像单元2)偏压到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中。
接着,将描述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
用户握持成像单元2并且将成像单元2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例如,在该位置,图9所示的一对导引凸起23a和23b与一对接合爪23c和23d可以插入到图5所示的照相机主体1的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中。此外,成像单元2被放置成使得一对导引凸起23a和23b可以滑动地抵靠在导引壁8a和8b上,并且接合爪23c和23d可以接合在接合部分8a’和8b’上。随后,在保持该姿势的同时用户握持成像单元2,并且沿着箭头W的方向(在X方向的负侧(见图4))从前侧向后侧将成像单元2推入照相机主体1内。以这种方式,成像单元2的壳体2a的背面抵靠在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上。于是,闭锁销9插入到插入槽24中。此时,闭锁销9位于直槽24a中。
然后,成像单元2在箭头B的方向上(Z方向上的负侧(见图4))朝向左侧上的侧面壁6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移动。从而,接合爪23c和23d在靠近接合部分8a’和8b’的方向上移动,同时,导引凸起23a和23b可滑动地抵靠在导引壁8a和8b上。结果,弯曲部分23e抵靠在偏压板簧8e上,并且借助于这个偏压板簧8e的偏压力,成像单元2的壳体2a的背面紧密接触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以这种方式,消除了成像单元2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的松动。此时,闭锁销9正好要抵靠在倾斜壁24d上。
随后,随着成像单元2朝向侧面壁6移动,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与该对接合孔22’和22’接合。以这种方式,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被辅助控制。然后,连接器12的定位凸起56a和56a与连接器11的定位孔接合。以这种方式,连接器11和12的连接器端子彼此电连接,并且连接器11电连接到连接器12上。要指出的是连接器11和12的电连接将在后面描述。
同时,由于成像单元2向侧面壁6的推动,通过倾斜壁24e的抵靠分力,闭锁销9克服解锁板偏压装置的偏压力而被向下移动,并由此闭锁销9穿过倾斜壁24e。在穿过这个倾斜壁24e的点处,闭锁销9被解锁板偏压装置的偏压力向上移动到闭锁槽24b,由此闭锁销9进入到闭锁槽24b中。以这种方式,成像单元2闭锁到照相机主体1上。成像单元2’的安装以类似的方式进行。
在成像单元2完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如图14示意性示出的,该对接合爪23c和23d牢固接合在接合部分8a’和8b’上。通过形成在侧面壁6上的一对接合凸起14和14并且通过位于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非常远的该对接合爪23c和23d,成像单元2牢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而不会松动。于是,在通过向成像单元2施加与箭头A的方向(见图4)相反的方向上的力而试图将成像单元2向前拉出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成像单元2被拉出。此外,在拉动的过程中,防止了由于拉动动作而发生的过大的力施加到连接器11和12上。
此外,在成像单元2的右侧上的下边缘部分被抓住并且成像单元2被试图强行沿着右下方向拉出的情况下,类似地避免了成像单元2被拉出。这是因为通过一对接合凸起14和14并通过位于距该对接合凸起14和14非常远的一对接合爪23c和23d,成像单元2被牢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而没有松动。由此,防止了由于拉动动作而发生的过大的力施加到连接器11和12上。
要指出的是,成像单元2或2’在背面上在面对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装饰盖部分25,如图9所示。装饰盖25设置成在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通过遮挡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的开口端13a’和13b’来改善外观。
这个实施方式采用了成像单元2和照相机主体1之间的电连接通过从箭头A的方向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并然后在箭头B的方向移动成像单元2的结构。取代这种结构,也可以采用成像单元2和照相机主体1之间的电连接仅通过在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成像单元2来建立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5A到15D描述将成像单元2拉出照相机主体1的动作。
当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底板8和接合板23如图15A示意性示出的那样定位。在此,闭锁销9位于闭锁槽24b中,并且闭锁槽构成壁24b”防止成像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脱开。
如图15B所示,当操作臂16a在箭头C的方向上旋转时,作用臂16b在箭头D方向上围绕轴部分22作为支点旋转,并且作用销16c抵靠在作用目标壁17a上。以这种方式,解锁板17克服解锁板偏压装置的偏压力在箭头E方向上移动。随着解锁板17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闭锁销9移动到闭锁槽24b之外。从而,成像单元2和照相机主体1之间的闭锁被释放。
如图15C所示,当操作臂16a被进一步在箭头C方向上旋转时,解锁板17进一步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闭锁销9抵靠在倾斜壁24d上。在此,成像单元2在箭头E方向上的移动被所述对导引凸起23a和23b并且被所述一对接合爪23c和23d约束。于是,成像单元2如图15C所示被闭锁销9的抵靠分力在拉出方向(箭头F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抵靠分力是在闭锁销9抵靠在倾斜壁24d上时产生。
以这种方式,所述对接合凸起14和14与所述对接合孔22和22的接合被释放,并且所述对接合爪23c和23d与所述对接合部分8a’和8b’之间的接合也被释放。此外,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之间的接合也几乎在同时被释放,并且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之间的电连接也被切断。图15D示出成像单元2的连接器11完全从照相机主体1的连接器12中拉出的状态。相同的过程应用于拉出成像单元2’的动作。
在此,底板8的导引槽10、解锁板17的闭锁销9、背面部分1B的导引销20和20、解锁板17的导引槽18和18、设置在成像单元2上的接合板23的倾斜壁24e和闭锁槽24b、以及解锁板偏压装置构成闭锁机构。同时,弹出杆16、解锁板17的作用目标壁17a、导引销20和20以及导引槽18和18构成解锁机构。此外,底板8的导引槽10、弹出杆16、解锁板17的作用目标壁17a、导引销20和20、导引槽18和18、以及设置在成像单元2上的接合板23的倾斜壁24d构成弹出机构。如上所述,由于解锁机构的构成和弹出机构的构成是相同的,仅通过操作弹出杆16,就可以执行从解锁到弹出的一系列操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弹出杆16的操作臂16a的长度形成为比作用臂16b的长度长。于是,可以用较小的力获得用于释放操作的较大的拉出力。通过调节这个弹出杆16的臂的比率,来调节将连接器11拉出连接器12所需的力。同时,如果闭锁销9的位置被调节使得在拉出方向上的力集中在沿着与连接器1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沿着连接器部分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上,可以减轻在将连接器11拉出连接器12时施加到连接器端子上的应力。
虽然弹出杆16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是旋转的,弹出杆16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例如,弹出杆16也可以被构造成沿着背面部分1B的右边缘部分4d垂直滑动。
在这个第一实施方式中,释放机构15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部分1B上,以实现成像单元2的紧凑机构。代之,也可以将释放机构15设置在成像单元2上,以实现照相机主体1的紧凑和尺寸减小的结构。
在这个第一实施方式中,照相机主体1设置有接合部分8a’和8b’、偏压板簧8e、上侧凹槽13a和下侧凹槽13b,而成像单元2设置有接合爪23c和23d。代之,可以使照相机主体1设置有接合爪,并且使成像单元2设置有接合板部分、偏压板簧、上侧凹槽和下侧凹槽。
此外,在这个第一实施方式中,照相机主体1设置有接合凸起14和14,而成像单元2设置有接合孔22’和22’。代之,照相机主体1可以设置有接合孔,而成像单元2设置有接合凸起。
此外,在这个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解锁操作单元的解锁机构被构造成包括可旋转的释放杆。代之,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解锁操作单元,如按钮或滑动杆。
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通过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上的导引机构的协作来实现有利效果。因此,可以为成像单元2设置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的导引机构,而为照相机主体1设置原来设置在成像单元2上的导引机构。
(安装在照相机主体和成像单元内的电子器件的描述)
接着,参照图16描述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内的电子器件。
如图16所示,例如,照相机主体1包括锂离子电池204、闪光灯光源207(5b)、电子取景器装置209,液晶显示装置(LCD)210、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MDI)212、音频-视频(AVOut)输出端子213、USB接口(USBIF)214、SD卡接口(SD卡)215、音频编解码器电路(Audiocodec)216、扬声器217、麦克风218、闪存219、DDR-SDRAM 220、主CPU 208、操作开关206和211、副CPU 205、DC/DC电源电路203、开关元件202和作为连接器12的连接器端子201。
这些器件构成数码相机作为成像设备所需的公知功能的电子器件的一部分。例如,操作开关206例如是释放快门开关5y。同时,例如,操作开关211是用于操作液晶显示装置(LCD)210等的操作键。液晶显示装置(LCD)210例如设置在背面部分1B上。操作开关211设置在背面部分1B上的适当位置处。
成像单元2的壳体2a包括成像透镜单元107作为光学系统、成像装置108、AFE电路109、霍耳元件104、驱动线圈(Coil)105、陀螺传感器106、马达驱动器111、驱动马达(M)110、加速探测传感器112、远摄/广角探测开关113、和作为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116。
这些部件也是构成数码相机作为成像设备所需的已知功能的电子器件的一部分。例如,霍耳元件104、驱动线圈105和陀螺传感器106构成图像稳定机构的一部分。来自这个图像稳定机构的信号经连接器端子116和201输入到主CPU 208,并且主CPU 208基于这些信号执行图像稳定处理。图像稳定处理是校正要被投射到成像装置的接收表面上的图像的模糊的处理,该模糊由照相机振动所造成。例如,这个处理可以被进行以在与陀螺传感器106所探测的照相机振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驱动成像装置。替代的是,该处理也可以通过在由陀螺传感器106所探测的照相机振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驱动成像透镜单元107中的一些光学元件来进行。
来自成像装置108的图像信号经AFE电路109输入到主CPU 208,并且在经历预定的图像处理之后显示在LCD 210等上。
来自远摄/广角探测开关113的开关信号经连接器端子116和201输入到主CPU 208。主CPU 208基于来自远摄/广角探测开关113、操作开关211等的开关信号控制马达驱动器111和驱动马达110,由此控制成像透镜单元107的驱动。
来自加速探测传感器112的探测输出信号经连接器端子116和201输入到主CPU 208中。主CPU 208基于来自加速探测传感器112的探测输出来控制显示在LCD 210上的图像的倾斜。基于来自加速探测传感器112的探测输出,成像单元2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度显示在LCD 210上。成像单元2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度可以用数值表示或者与用图像显示。
如图17所示,成像单元2或2’可以设置有DC/DC电源电路101、副CPU 102、主CPU 103、闪存114和DDR-SDRAM 115,并且可以被构造成与主CPU 103一起执行图像处理并然后经连接器端子116和201传递图像处理信号到主CPU 208。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来用主CPU 103执行压缩处理成诸如JPEG的格式,并然后经连接器端子116和201将压缩的图像数据传递到主CPU 208。当成像单元2或2’被构造成执行如上所述的图像处理或压缩处理时,可以将带有很少噪声的稳定图像传递到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
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检测连接器12的给定引脚(照相机主体侧连接探测引脚)的连接状态。当主CPU 208探测到照相机主体侧连接探测引脚连接到成像单元侧连接探测引脚时,主CPU 208开始在连接器11和12之间通信和电力传输(供电)。在此,通信和电力传输可以在探测到连接探测引脚连接时立即开始,或者通信和电力传输可以在预定时间段消逝之后开始。可替代的是,当连接探测引脚探测到连接时,通信和电力传输可以响应于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用于开始通信和电力传输的操作部件的操作来开始。此外,也可以设置闭锁状态探测器,其用以探测闭锁机构是否设定到闭锁状态并且在闭锁状态探测器探测到闭锁机构被设定到闭锁状态时才开始通信和电力传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分别设置有不同尺寸的镜头3和3’和不同尺寸的成像装置的成像单元2和2’安装到相同的照相机主体1上或从该照相机主体1上拆卸。与成像单元2的镜头3相比,成像单元2’的镜头3’从壳体2a’向上突出,如图1B所示。在此,优选的是将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和2’设计成当成像单元2和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成像单元2和2’的壳体2a和2a’的下表面与照相机主体1的下表面齐平。
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向三侧上开放,以减轻成像单元2相对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限制。于是,可以在成像单元2中安装大尺寸高灵敏度的成像装置或者小尺寸成像装置,并且将具有不同镜头或成像装置的各种成像单元安装到共同的照相机主体1上或从其拆卸,来满足客户需求。此外,由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成像单元2的镜头3可以更自由地设计,可以提供各种成像单元作为从单焦距透镜到高放大率变焦透镜范围内的互换透镜组单元。于是,随着成像装置108的进步,客户可以通过仅购买新的成像单元2来升级成像设备。此外,由于连接器11和12采用机架连接器,可以在短时间段内传递图像数据。
更具体地说,用于可互换透镜的镜头安装部的传统标准在成像装置的尺寸、在光轴方向上镜头安装部和成像装置之间的距离(法兰距(flangeback))、镜头安装部的直径等(例如,在四分之三系统中)方面存在限制。由于这些限制,在实现照相机整体厚度更薄和尺寸更小方面存在限制。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可以对每个成像单元自由地设计成像装置的尺寸、在光轴方向上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之间的距离、镜头的直径、和其他因素。根据每个成像单元的期望用途,可以将各种光学系统与各种类型和尺寸的成像装置(类型:CMOS、CCD等;尺寸:APS-C 2/3英寸类型、1/2.33类型等)自由组合。
此外,为了实现照相机整体上厚度更薄、尺寸更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成像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并进一步减小镜头的直径,由此减小整个成像单元的尺寸。
同时,为了改善照相机的成像性能,可以将更大的成像装置与更大的光学系统相组合。以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照相机的各种成像性能。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在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之间具有高的组合自由度。从而,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可以一起最优设计。于是,可以减小整个成像单元的尺寸同时改善其成像性能。在此,也可以将大光学系统与小成像装置相组合或者将小光学系统与大成像装置相组合,这取决于期望的用途。
另外,作为整个照相机实现更薄厚度和更小尺寸的成像装置以及作为照相机具有改善成像性能的成像单元都可以安装到相同的照相机主体上。于是,可以减小包括具有各种特性的照相机在内的整个成像系统的重量和尺寸。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数码相机(成像设备)自身的尺寸以及整个成像系统的尺寸,由此改善其便携性。
由于68引脚机架连接器用于连接器11和12,其用以执行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之间的通信,可以在短时间段内传输大容量图像数据。
在此,为了执行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例如,无线电传输方法、光学传输方法、借助于接合之外的抵靠来执行传输的接触传输方法等等。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除了通信之外,连接器11和12还可以被构造成从照相机主体1向成像单元2提供电力。于是,在连接或者断开连接器时,连接器11和12不易造成麻烦。尽管如此,也可以单独提供用于通信的连接器和用于供电的连接器。
(第二实施方式)
图18到2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系统的解释图,图18是示出在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连接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上之前的状态的外观图。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照相机主体1包括用于成像单元2的凹陷部分1A。照相机主体1包括背面部分1B、侧面部分1C和上面部分1D作为构成凹陷部分1A的三个构成部分。当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且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在从成像单元的前侧观察时,背面部分1B位于壳体2a的背面。当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且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在从成像单元的前侧观察时,侧面部分1C位于壳体2a的左侧。当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且设置在凹陷部分1A中时,并且在成像单元2正常使用时,在从成像单元2的前侧观察时,上面部分1D位于壳体2a的上侧。背面部分1B、侧面部分1C和上面部分1D整体形成。
背面部分1B包括背面壁4,当壳体安装时,该背面壁面对壳体2a的背面。构成背面壁4的一部分的底板8固定到背面部分1B上。如图19所示,底板8具有基本上矩形的轮廓形状。附图标记4a和4b分别表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边缘部分和下边缘部分。同时,附图标记4c和4d分别表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左边缘部分和右边缘部分。
上面部分1D包括上面壁5,在壳体安装时,该上面壁5面对壳体2d的上面。上面壁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屋檐状形状。当壳体2a的前面侧定义为向前侧时,这个上面壁5从背面壁4的上边缘部分4a向前突出。
侧面部分1C形成为从背面部分1B向前突出的盒形部分。这个盒形部分也用作抓持部分。如图19所示,侧面部分1C包括在壳体安装时面对壳体2a的左侧面的侧面壁6。这个侧面壁6从左边缘部分4c向前突出。
如图18和19示意性示出的,凹陷部分1A的轮廓形状由背面壁4、上面壁5和侧面壁6来限定。在壳体2a设置在其中时,这个凹陷部分1A在壳体2a的下表面所处的下端处开放、在壳体2a的右侧面所处的右端处开放、并且在壳体2a的前面所处的前端处开放。具有不同尺寸的成像单元2可互换地设置在这个凹陷部分1A中。
底板包括四个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引孔30a到30d。导引孔30a和导引孔30b构成靠近左边缘部分4c定位的一对导引槽,且在垂直方向上在该对导引槽之间具有间隔。导引孔30c和导引孔30d构成靠近右边缘部分4d定位的另一对导引槽,且沿着垂直方向在所述另一对导引槽之间具有间隔。相应的导引槽30a到30d的右边缘侧形成为放大孔30a’到30d’,以便允许后面将描述的导引销进入。
如图20所示,底板8在面对背面壁4的一侧上、在与导引孔30a到30d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偏压板簧31作为偏压部分。这些偏压板簧31执行在成像单元2设定在照相机主体1上时将成像单元2压向背面壁4的功能。
在侧面部分1C中,如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容纳成像设备所需的各种电子器件的容器1E如图18所示那样形成,并且设置了从侧面壁6向凹陷部分1A暴露出的连接器12。这个连接器12是多引脚连接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类似的结构和功能。
导引孔30a到30d在与连接器11的插入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上延伸。导引孔30a到30d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被设计成当后面描述的导引销插入到这些导引孔30a到30d中并然后成像单元2朝向侧面部分1C移动时的移动行程大于连接器端子的插入行程。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一对接合凸起14和14形成在侧面壁6上。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对接合凸起14和14具有与形成在壳体2a的左侧面上的一对接合孔22’和22’(见图21)协作控制成像单元2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的位置的功能。当成像单元2被从前侧观察时,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作为要与连接器12相接合的连接器11的安装插头设置在位于左侧上的左侧面上,如图18所示。这个安装插头固定到设置有电路的插接板组32上。这个插接板组32通过浮动结构设置在成像单元2内侧。浮动结构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功能。
在照相机主体1上,一对接合凸起33和33设置在底板8的右边缘部分4d上,且沿垂直方向在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如图19所示。这对接合凸起33和33从右边缘部分4d向右突出。
如图21所示,作为导引凸起的导引销31a’到31d’设置在成像单元2的背面板2A上,以对应于相应的导引孔30a到30d。这些导引销31a’到31d’分别包括凸缘头部31a”到31d”。这些凸缘头部31a”到31d”分别从放大的孔30a’到30d’插入到导引孔30a到30d中。
同时,要与这对接合凸起33和33相接合的接合凹陷部分34和34形成在背面板2A上对应于该对接合凸起33和33的位置处,如图21所示。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这对接合凸起33和33与该对接合凹陷部分34和34接合。该对接合凸起33和33以及该对接合凹陷部分34和34具有与所述对接合凸起14和14以及所述对接合孔22’和22’协作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而不松动的功能,并具有防止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端子和成像单元2的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在无意识的扭力人为施加到成像单元2上时被损坏的功能。
如图20和21所示,在成像单元2从背面侧看时用于嵌入弹出机构15的嵌入台阶部分15A设置在背面部分的左侧上。如图18到20和22所示,闭锁部分35形成在照相机主体1的底板8的右边缘部分4d上。
闭锁部分35包括闭锁槽35b和掉出防止件35c,其用以防止后面描述的接合爪件脱落。掉出防止件35c包括允许后面描述的接合板向下移动的倾斜壁35c’。在底板8上形成倾斜壁8a,后面描述的闭锁板的倾斜壁抵靠在其上。
如图21和22所示,闭锁销36、支撑轴37和38、导引轴39和40以及接合轴41’以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嵌入台阶部分15A中。闭锁板41和释放杆42设置在嵌入台阶部分15A中。释放杆42包括扇形板部分42a、轴孔42a’、心轴42b、以及接合轴42c。环圈管43可旋转地设置在心轴42b上。
扭转螺旋弹簧44设置在支撑轴37上,并且支撑轴38插入到轴孔42a’中,由此,允许释放杆42围绕支撑轴38转动。扭转螺旋弹簧44的一端44a与接合轴41’接合,而扭转螺旋弹簧44的另一端44b与接合轴42c接合。释放杆42被扭转螺旋弹簧44的偏压力可旋转地偏压向与释放操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导引槽41a和41b形成在闭锁板41上,且在垂直方向上在二者之间具有间隔。导引轴39和40分别插入到导引槽41a和41b中,由此,通过导引轴39和40与导引槽41a和41b的协作,闭锁板41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性受到控制。
闩锁件41c形成在闭锁板41上,并且拉伸螺旋弹簧45的一个止挡环(stopper ring)45a钩在这个闩锁件41c上,而拉伸螺旋弹簧45的另一个止挡环45b构在闭锁销36上。于是,闭锁板41被拉伸螺旋弹簧45向上偏压。
闭锁板41设置有接合爪件41d,以插入到闭锁槽35b中。这个接合爪件41d与掉出防止件35c协作执行防止成像单元2从照相机主体1上脱落的功能。这个接合爪件41d包括抵靠壁41d’以抵靠在倾斜壁35c’上。当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这个抵靠壁41d’与倾斜壁35c’接合。
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抵靠在倾斜壁8a上的倾斜壁41e形成在闭锁板41上。这个倾斜壁41d与倾斜壁8a协作执行允许成像单元2沿着拉出方向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移动的功能。
凹坑部分41f设置在闭锁板41中。作为凸轮表面的滑动壁41f’形成在这个凹坑部分41f内,以便允许环圈管43在其上滑动地抵靠。环圈管43与滑动壁41f’协作执行允许闭锁板41克服拉伸螺旋弹簧45的偏压力向下移动的功能。释放杆42包括操作件42’。这个释放杆42具有与装饰盖元件46相协作覆盖弹出机构15的功能,由此改善外观。
操作件42’稍微从装饰盖元件46向外突出。当成像单元2从照相机主体1上拆卸时,通过将手指放在这个操作件42’上,释放杆42沿着与扭转螺旋弹簧44的偏压力相反的方向上操作。
在此,闭锁板41的接合爪件41d、拉伸螺旋弹簧45、和底板8的闭锁部分35构成闭锁机构。同时,释放杆42的环圈管43和闭锁板41的滑动壁41f’构成解锁机构。另外,释放杆42的环圈管43、闭锁板41的滑动壁41f’、闭锁板41的倾斜壁41e和底板8的倾斜壁8a构成弹出机构。
接着,描述用于将这个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过程。
当成像单元2没有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闭锁板41通过拉伸螺旋弹簧45的偏压力处于提升位置,并且通过扭转螺旋弹簧44的偏压力,与装饰盖元件46协作,释放杆42处于覆盖弹出机构15的位置。
在将成像单元2放置成使得导引销31a’到31d’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放大孔30a’到30d’的同时,成像单元2如图18所示在箭头A方向上(在Z方向上的负侧)朝向照相机主体1的底板8推动,如图18和19所示。
随后,当在箭头B方向上(X方向上的负侧)朝向侧面部分1C的力施加到成像单元2上时,成像单元2在朝向侧面部分1C的方向上移动同时被导引孔30a到30d控制。在成像单元2的这个运动的中间过程中,导引销31a’到31d’的凸缘头部31a”到31d”抵靠在偏压板簧31的偏压件31a上,如图20所示。由此,在朝向背面部分1B方向上的力施加到成像单元2上,由此防止成像单元2松配合。
此外,当成像单元2在朝向侧面部分1C的方向上被推动的过程中,接合凸起14与接合孔22’的接合开始,并且连接器12和连接器11之间的电连接在接合凸起14接合之后一会开始。以这种方式,连接器12和连接器11之间的电连接被建立,而不会向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施加过大的力。
同时,当成像单元2在朝向侧面部分1C的方向上被推动时,与接合凸起14与接合孔22’接合开始一起,闭锁板41的抵靠壁41d’抵靠在掉出防止件35c的倾斜壁35c’上,如图20所示。此外,当成像单元2在箭头B的方向上朝向侧面部分1C移动时,闭锁板41克服拉伸螺旋弹簧45的向上偏压力向下移动,这是由于抵靠壁41d’和倾斜壁35c’的协作作用。然后,与成像单元2在朝向侧面部分1C的方向上进一步移动一起,接合爪件41d穿过掉出防止件35c。
在接合爪件41的穿过掉出防止件35c之后,由于闭锁销41被拉伸螺旋弹簧45的向上偏压力向上移动,接合爪件41d进入闭锁槽35b。以这种方式,成像单元2闭锁在照相机主体1中。
在此,释放杆42被扭转螺旋弹簧44的偏压力沿着与释放操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压,环圈管43和滑动壁41f’之间的抵靠状态被闭锁板41的向下移动暂时释放。由此,环圈管43处于被凹坑部分41限定的间隙内。于是,释放杆42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之后不会接收到力,并且保持初始状态。
接着,描述将这个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从照相机主体1上拆卸的过程。
如图22所示,在握持照相机主体1的同时,当释放杆42在拉出成像单元2的方向上被操作时,该方向是与扭转螺旋弹簧44的旋转偏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释放杆42围绕心轴38旋转,并且闭锁板41通过环圈管43在滑动壁41f’上的抵靠而克服拉伸螺旋弹簧45的向上偏压力而向下移动。以这种方式,接合爪件41d从闭锁槽35退出,并且掉出防止件35c和接合爪件41d彼此脱离。
在同时,通过倾斜壁8a和倾斜壁41e的协作作用,允许成像单元2在从侧面部分1C退出的方向上移动。以这种方式,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并且电连接被切断。当释放杆42被释放时,释放杆42围绕心轴在扭转螺旋弹簧44的旋转偏压方向上转动,并且释放杆42返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闭锁板41被拉伸螺旋弹簧45的向上偏压力向上移动,并且闭锁板41返回到初始位置。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照相机主体1设置有导引孔30a到30d作为导引槽,同时成像单元2设置有导引销31a’到31d’。但是,也可以相反照相机主体1设置有导引销,而成像单元2设置有导引槽。
同时,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两个导引槽、两个导引销、两个接合板部分、两个偏压板簧、两个凹槽、两个接合凸起、和两个接合孔。但是也可以提供三个或者多个任何这些构成元件。
(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共同的连接器的详细描述)
接着,将详细描述连接器11和12的结构和电连接。要指出的是,为了方便,下面的描述可能部分包括前面已经作出的描述。
如图23所示,连接器12通过在接合槽部分52内设置连接器主体53来构成,该接合槽部分52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部分1C中。接合槽部分52是用于定位连接器12的主体的部位。
接合槽部分52位于构成侧面部分1C的升起底部的下部(在背面部分1B一侧上)上,在以背面部分1B在下侧、上面部分1D为右侧且向前部分在上侧看的同时,当观察照相机主体1的板元件6(侧面壁6)时,该侧面部分1C的升起底部似乎为从背面部分1B升起的方式。接合槽部分52是从板元件6,即侧面部分1C向内凹进的凹陷部分(从凹陷部分1A向左凹进)。
这个接合槽部分52的外廓形状通过设置在侧面部分1C上的连接器盖元件54、侧面部分1C和背面部分1B的协作来限定,且在凹陷部分1A侧上的端部,即,右侧是开放的。接合槽部分52具有足够的大小和尺寸,以在连接器主体53设置在其中时围绕连接器主体53形成空间(间隙)。通过这种结构,在借助于成像单元2沿着左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允许与后面描述的连接器11的连接器主体60连接(电连接)时避免连接器12、或尤其是连接器主体53被无意识地触碰。
设置在接合槽部分52中的连接器主体53电连接到成像单元2的连接器11的连接器主体60上,以在照相机主体1和成像单元2之间实现数据传输。这个连接器主体53是通过用覆盖元件56覆盖连接器端子55而形成。
连接器端子55是通过在右向左方向上相对于连接器端子61运动而能够与连接器11的连接器主体60的连接器端子61建立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端子55采用凹类型连接器端子。
连接器端子55电连接到固定于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板51上。这个连接器板51设置有如用于通过操作操作单元来控制成像单元2的电路、用于处理成像单元2获取的图像的处理电路的电路。
覆盖元件56具有纵向形状,其可以覆盖连接器端子55,并且在垂直方向上的两端(在Y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一对定位凸起56a。这个覆盖元件56具有在将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防止电路、电子器件等被来自人体的静电放电损坏的功能,该静电放电可能会在人手接触时发生。
在连接器12中,由于接合槽部分52和连接器主体53之间的尺寸差,围绕连接器主体53的接合槽57形成在接合槽部分52的内侧。接合槽57形成为这样的大小,即,成像单元2的连接器11的连接器盖部分59可以进入到接合槽57的内侧,同时围绕彼此连接的连接器主体53和连接器11的连接器主体60。
如图9、21和28所示,连接器11是通过将连接器主体60设置在连接器盖部分59内而形成的,该连接器盖部分59从成像单元2的左侧面2c向外突出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连接器盖部分59由一对垂直延伸的壁和一对前后延伸的壁形成。垂直延伸的壁从左侧面2c沿着使得成像单元2靠近侧面部分1C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前后延伸的壁从左侧面2c沿着使得成像单元2靠近侧面部分1C的方向上突出、连接垂直延伸的壁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当成像单元2的左侧面2c从其前面观察时,连接器盖部分59呈现在垂直方向上长的矩形环状。
这个连接器盖部分59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即在所述一对垂直延伸的壁中的在背面侧上的垂直延伸的壁与背面齐平(形成基本相同的平面),以便对应于连接器12在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内的位置关系。
连接器盖部分59具有这样的大小,使得其外周面被允许位于连接器12的接合槽57的内侧,也就是,使得其外周面自由配合在连接器12的接合槽57内。连接器主体60设置在这个连接器盖部分59的内侧,其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连接器主体60电连接到照相机主体1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主体53上。如图26中以放大方式详细示出的,这个连接器主体60的连接器端子61用裙缘件62覆盖。
连接器端子61是被构造成通过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连接器端子55移动而可以与连接器12的连接器主体53的连接器端子55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端子61采用凸型连接器端子,其向左突出。连接器端子61电连接到固定于成像单元2上的连接器板50上。这个连接器板50设置有诸如用于响应于来自照相机主体1的控制指令进行驱动的电路、用于将所取得的图像数据传输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电路的电路。
裙缘件62具有防止在成像单元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电路、电子器件等被来自人体的静电放电损坏的功能,所述静电放电在人手接触时会产生。这个裙缘件62具有围绕连接器端子61的环形形状,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以便在其中接纳照相机主体1的连接器12的覆盖元件56。
在连接器11中,一对定位孔63(见图21和28)形成在连接器端子61和裙缘件62之间垂直方向上的两端上,以便对应于连接器12上的所述一对定位凸起56a。
连接器主体60以如下方式与连接器12的连接器主体53建立连接状态。通过利用所述一对定位孔63和一对定位凸起56a,连接器端子61在适当状态下插入到连接器12的连接器端子55中,由此覆盖元件56配合到裙缘件62中(见图27)。
当成像单元2正确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时,壳体2a的左侧面2c抵靠在侧面部分1C上,即,金属板元件6(侧面壁6)上。由此,成像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X方向上)适当定位在凹陷部分1A中。
在这种状态下,连接器11的连接器盖部分59形成为自由配合到连接器12的接合槽57中同时环形环绕以间隙连接到其上的连接器主体60和连接器主体53的尺寸。于是,连接器盖部分59位于接合槽57内侧,而不接触连接器主体60和连接器主体53。
根据连接器11和12的结构,连接器11相对于连接器12的位置控制基本上是利用辅助接合凸起14和辅助接合孔22’来建立的。然后,通过所述一对定位孔63和一对定位凸起56a的导引作用,连接器11的连接器盖部分59自由配合到连接器12的接合孔57中,且连接器11的连接器主体60以正确的位置面对连接器12的连接器主体53。
随后,当成像单元2沿着左右方向定位在凹陷部分1A中时,连接器11的连接器主体60正确连接到连接器12的连接器主体53上,由此照相机主体1电连接并且可通信地连接到成像单元2上。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作为外部单元的无线照相机单元300。在这个第三实施方式中,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示作外部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具有不同于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的成像单元的功能。在这个第三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的照相机主体1的结构(用于安装的构造)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于是,相同的构成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并且将省略它的详细描述。图33是示意性示出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的解释图,该无线照相机单元300包括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接收器301和被构造成向接收器301传递图像数据的接收图像发射器302。图34A和34B是用于解释接收器301的解释图,图34A从前面侧(Z方向的正侧)看到的接收器301的示意图,图34B是从背面侧(Z方向的负侧)看到的接收器301的示意图。图35A和35B是用于解释接收图像发射器302的解释图,图35A是从前面侧(Z方向的正侧)看到的接收图像发射器302的示意图,图35B是从侧面侧(X方向的正侧)看到的接收图像发射器302的示意图。图36是示出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的电路结构的方块图。
无线照相机单元300包括可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接收器301和作为可以获取图像的照相机的接收图像发射器302。在接收器301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这个无线照相机单元300能够将接收图像发射器302获得(取得)的图像(图像信号)无线传输到接收器301,并且进一步将接收器301所接收的图像(图像信号)传输到照相机主体1(其主CPU208)。换句话说,无线照相机单元300被构造成获取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传输到照相机主体(其主CPU 208),由此与照相机主体1协作起到无线照相机的作用。从而,通过利用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照相机主体1(其主CPU 208)能够将远离照相机主体1的接收图像发射器302所获得(取得)的图像存储到存储介质中,或者将这种图像显示在显示面1b上。
如图33到34B所示,这个接收器301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接收机构容纳在可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见图3A)的凹陷部分1A上的壳体303来形成的。如图34B所示,在整个壳体303中,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的背面303a和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的左侧面303b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结构(见图3B),以便可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由于这些结构与成像单元2(或2’)的类似(见图3B),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这些的详细描述。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壳体303包括接收天线304和指示器灯305。接收天线304是用于接收图像信号等的天线,用于后面描述的接收电路313。利用万向接头304a这个接收天线304可旋转地配合到壳体303上,并且可缩回到壳体303的前面(在Z方向的前侧上的面)上形成的凹坑部分303c内。指示器灯305是发光部分,被构造成通知用户接收器301是否工作来从接收图像发射器302接收图像信号,并且当接收器工作时点亮。
如图35A和35B所示,接收图像发射器302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接收图像发射机构容纳在壳体308中而形成的,该壳体308在前面上设置有透镜306,在上面上设置有发射天线307。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这个壳体308采用水密的防水结构。透镜306是构成后面描述的成像光学系统309的一部分的物镜,其能够获得壳体308外侧的光线(来自物体的入射光线),同时保持水密。发射天线307是后面描述的发射电路311的用于发射图像信号等的天线。
接着,将描述这个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的电路结构。如图36所示,接收图像发射器302包括一起作为图像发射机构的成像光学系统309、成像装置310、发射电路311和电源312。同时,接收器301包括一起作为接收机构的接收电路313、控制器314、指示器灯305,以及作为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116。
接收图像发射器302的成像光学系统309将入射光从物体导引到成像装置310。成像装置310将被成像光学系统309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图像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输出到发射电路311。发射电路311将来自成像装置310的图像信号转变成可被接收器301的接收电路313接收的信号,并且通过发射天线307(见图34A和34B)发射该信号。电源312向成像装置310和发射电路311提供电力。
接收器301的接收电路313经接收天线304接收从发射电路311发射的信号(图像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信号(图像信号)输出到控制器314。在这个接收电路313和发射电路311之间的发射和接收可以采用模拟模式或者数字模式。虽然图示被省略,控制器314包括用以基于从接收电路313输入的信号(图像信号)产生图像数据的图像产生电路;以及执行作为整体驱动接收电路313、指示器灯305等的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这个驱动控制电路输出图像产生电路所产生的图像数据到连接器端子116,以按需要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见图16和17)。这个连接器端子116构成连接器11并且类似于设置在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内的连接器端子116(见图16和17)。电力从照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器端子116供给到这个接收机构,即发射器301。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通过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这个无线照相机单元能够使得照相机主体1起到无线照相机的功能。
此外,由于将无线照相机单元300的接收器301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成像单元2(或2’)的构造(见图3B),可以获得与成像单元2(或2’)类似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中,接收器301的控制器314(图像产生电路)基于接收图像发射器302获得(取得)的信号(图像信号)产生图像数据。但是,也可以代之将这个图像产生电路设置在接收图像发射器302中或在照相机主体1中。在这个方面,本发明将不仅仅局限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中,被接收图像发射器302获取(取得)的信号(图像信号)被传递到接收器301。此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信号代之从接收器301传输到接收图像发射器302。对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构想到为接收图像发射器302提供驱动机构315(见图36)作为用于成像光学系统309和驱动马达的驱动器,并且为照相机主体1提供操作单元(未示出),用于接收图像发射器302的聚焦调节,并且将对应于操作单元的操作的信号从接收器301传递到接收图像发射器302。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中,接收器301和接收图像发射器302被构造成无线地执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但是,接收器301和接收图像发射器302可以代之通过导线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在这个方面,本发明将不仅仅局限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接收图像发射器302设置有电源312。但是,可以在接收器301和接收图像发射器302之间提供供电的电缆。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中,接收图像发射器302是通过将接收图像发射机构容纳在采用防水结构的壳体308中而形成的。但是,也可以将图像发射机构嵌入到未采用防水结构的壳体中。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接收器301形成为接收器301能够配合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中的尺寸,如图33所述。但是,由于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在三侧是开放的,壳体303的尺寸,即接收器301的尺寸,并不特别受到限制,只要可以与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12相连接的连接器11被设置成对应于凹陷部分1A的结构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303被构造成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内,如果壳体303具有比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相比更大的尺寸,优选的是,为壳体303提供支腿或者其他部件,用于在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时稳定姿态。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接收器301的壳体303中,背面303a和左侧面303b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见图3B),以便允许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中(见图3A)。但是,背面303a和左侧面303b可以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21)类似的结构,以便代之允许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中(见图19)。另外,也可以为单元提供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用于允许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的结构,并且为照相机主体提供原来设置在单元上的结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作为外部单元的图像读取器单元400。在这个第四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被示作具有不同于要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的成像单元和无线照相机单元的功能的外部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在这个第四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照相机主体1的构造(用于安装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构造)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构造。于是,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图37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解释图。图38A到38C是用于解释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解释图。图38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示意图。图38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示意图。图38C是示出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使用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9是示意性示出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光学系统的解释图,图40是示出图像读取器单元的电路构造的方块图。
这个图像读取器单元4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图像读取机构容纳在可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上的壳体401中而形成的。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情况下,这个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能够获得后面描述的放置在稿台(contact glass)403上的读取目标(手稿S)的图像,并且将获得的图像(图像信号)发送到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换句话说,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被构造成获取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发送到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由此与照相机主体1协同起到扫描仪的作用。从而,通过利用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照相机主体1(它的CPU 208)能够读取任何读取目标上形成的图像,并然后将如此读取的图像存储在存储介质或者将该图像显示在显示面1b上。
如图37到38C所示,在这个图像读取器单元400中,其中用于容纳后面描述的图像读取机构的壳体401可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3A)中。如图38B所示,在这个壳体401中,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的背面401a和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的左侧面401b具有类似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中的结构(见图3B),以便可安装于凹陷部分1A上。由于这些结构类似于成像单元2(或2’)中的,因此,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壳体401包括盖部分402和稿台403(见图38C和39)。盖部分402利用铰链404安装到壳体401上,并且相对于该壳体401可转动。这个盖部分402具有完全覆盖壳体401的前表面(沿Z方向的前侧上的面)的尺寸,并且被构造成在关闭状态下保护稿台403。这个稿台403(见图38C和39)被设置成在其上放置作为读取目标的手稿S。
如图39所示,作为图像读取机构,图像读取器单元400包括:第一运行体405、第二运行体406、聚焦透镜407、成像装置408、和光源409,它们位于稿台403之下。
第一运行体405通过后面描述的第一驱动机构415在副扫描方向上(见箭头y)可移动,并且设置有反射镜410。第二运行体406通过后面描述的第二驱动机构416沿着副扫描方向可移动,而不与第一运行体405干涉。这个第二运行体406设置有面对第一运行体405的反射镜410的反射镜411,以及面对反射镜411的反射镜412。
聚焦透镜407以面对第二运行体406的反射镜412的方式设置。柱面透镜用于这个聚焦透镜407,其设置成将光线以沿着主扫描方向(见箭头x)线性延伸的方式聚焦在成像装置408的接收表面上。
成像装置408设置在聚焦透镜407的焦点位置。成像透镜408是所谓的行传感器,通过将多个光接收元件排列成行而形成。成像装置408、反射镜410、反射镜411和反射镜412具有在主扫描方向(见箭头x)延伸的纵向形状。
光源409由纵向小荧光灯(如背光荧光灯)、LED等形成,并且位于聚焦透镜407和成像装置408之间,以便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
在这个图像读取机构(图像读取器单元400)中,从光源409发射的照明光通量穿过聚焦透镜407,被反射镜412、反射镜411和反射镜410反射,然后穿过稿台403,照亮作为读取目标的手稿S的读取区域(成像区域)dS。由手稿S反射的光再次穿过稿台403,被反射镜410、反射镜411和反射镜412反射,然后被导引到聚焦透镜407,并且聚焦到成像装置408上并被成像装置408读取。可以如下那样二维地获得手稿S的整个图像,即,在沿着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第一运行体405和第二运行体406使得焦点位置成为手稿表面的图像保持聚焦在成像装置408的成像表面的同时并且在依次累积在手稿S上的微小读取区域dS的图像的同时,进行一系列上述过程。
接着,描述这个图像读取单元400的电路结构。如图40所示,图像读取器单元400包括成像光学系统413、成像装置408、控制器414、第一驱动机构415、第二驱动机构416和作为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116。
如上所述,成像光学系统413包括第一运行体405、第二运行体406、聚焦透镜407和光源409,并且被构造成与成像装置408协作二维地获得手稿S的整个图像。成像装置408将被成像光学系统413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图像信号),并且将电信号(图像信号)输出到控制器414。虽然图示被省略,控制器414包括构造成基于从成像装置408输入的电信号(图像信号)产生图像数据的图像产生电路以及构造成作为整体控制成像光学系统(光源409、第一驱动机构415、和第二驱动机构416)的驱动的驱动控制电路。这个驱动控制电路将图像产生电路产生的图像数据输出到连接器端子116,以按需要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见图16和17)。这个控制器端子116构成连接器11,并类似于设置在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内的连接器端子116(见图16和17)。电力通过连接器端子116从照相机主体1提供到这个接收机构,即,图像读取器单元400。其驱动被驱动控制电路所控制的第一驱动机构415被构造成控制第一运行体405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运动。第二驱动机构416被构造成控制第二运行体406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运动。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通过将图像读取器单元4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这个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能够使得照相机主体1起到扫描仪的功能。
此外,由于将图像读取器单元4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结构与用于安装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结构(见图3B)类似,可以获得与成像单元2(或2’)类似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控制器414(图像产生电路)基于所获得(取得)的信号(图像信号)产生图像数据。但是,也可以代之以在照相机主体1上设置这个图像产生电路。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中,被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获得(取得)的信号(图像信号)被传递到照相机主体1。但是,也可以代之以采用将信号从照相机主体1传递到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结构。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被假设读取作为读取目标的名片尺寸的手稿S。于是,壳体401具有在右方向(X方向的正侧)和在向前方向上(Z方向的正侧)从照相机主体1稍微突出的尺寸,如图38C所示。但是,由于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在三侧上开放,壳体401的尺寸,即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尺寸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与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12相连接的连接器11被设置成对应于凹陷部分1A的结构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401被构造成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如果壳体401具有比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更大的尺寸,优选的是,为壳体401设置有支腿或其他部件,用于在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时稳定姿态。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被构造成通过照亮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读取区域(图像区域)dS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读取区域dS,来读取读取目标(手稿S)的整个图像。但是,图像读取器单元400至少需要能够读取放置在稿台403上的读取目标(手稿S)的整个图像,并输出图像数据。在这个方面上,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图像读取器单元400的壳体401中,背面401a和左侧面401b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结构(见图3B),以便允许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见图3A)。但是,背面401a和左侧面401b可以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21)类似的结构,以便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19)上。可替代的是,也可以为该单元设置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用于允许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的结构,并且为照相机主体设置原来设置在单元上的结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将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部单元的纤维镜单元500。在这个第五实施方式中,纤维镜单元500被示作具有与成像单元、无线照相机单元和图像读取器单元不同功能的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的外部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在这个第五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纤维镜单元500(用于安装纤维镜单元500的结构)的照相机主体1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的类似。于是,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图41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纤维镜单元500的解释图。图42A和42B是用于解释纤维镜单元500的解释图,图42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纤维镜单元500的示意图,图42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纤维镜单元500的示意图。图43是示出纤维镜单元500的电路构造的方块图。
纤维镜单元5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图像获取机构容纳在可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壳体501上,并且在壳体501上提供长的管部分502形成的。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这个纤维镜单元500能够将通过管部分502获取的图像(图像信号)传送到照相机主体1(其主CPU 208)上。换句话说,纤维镜单元500被构造成获取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传送给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由此与照相机主体1协作起到纤维镜的作用。为此,利用纤维镜单元500,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208)能够读取通过管部分502获得的图像,并然后将如此读出的图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或者将该图像显示在显示面1b上。
如图41到42B所示,这个纤维镜单元5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图像获取机构容纳在可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3A)上的壳体501内而形成的。如图42B所示,在这个壳体501中,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的背面501a和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的左侧面501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相类似的构造,由此可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由于这些构造与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类似,因此,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
设置在整个壳体501上的管部分502是通过将物镜503放置在管部分502的前端部分502a处,将目镜504放置在其尾端(见图43)并且提供多个玻璃纤维(未示出)以便将这些透镜连接而形成的。这个管部分502能够通过目镜504获取由物镜503捕获的图像。
接着,将描述这个纤维镜单元500的电子构造。如图43所示,纤维镜单元500包括设置成面对管部分502的目镜504的成像装置505、控制器506和作为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116。
成像装置505将管部分502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图像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图像信号)输出到控制器506。尽管图示被省略,控制器506包括被构造成基于从成像装置506输入的电信号(图像信号)产生图像数据的图像产生单元以及执行对光源的驱动的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等,所述光源用于将照明光(沿着管部分502的物镜503面对的方向照明)提供到管部分502,光源等没有示出。这个驱动控制电路将图像产生电路产生的图像数据输出到连接器端子116,从而适当地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见图16和17)。这个连接器端子116构成连接器11,并且类似于设置在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上的连接器端子116(见图16和17)。电力从照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器端子116提供到纤维镜单元500(控制器506)。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通过将纤维镜单元5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纤维镜单元500能够导致照相机主体1起到纤维镜的功能。
此外,由于将纤维镜单元5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结构与用于安装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结构相类似,可以获得与成像单元2(或2’)相同的效果。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构造中,控制器506(图像产生电路)基于获取(取得)的信号(图像信号)产生图像数据。但是,也可以代之将这个图像产生电路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内。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构造。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构造中,被纤维镜单元500获取(取得)的信号(图像信号)被传递到照相机主体1。但是,也可以代之采用信号从照相机主体1向纤维镜单元500传送的结构。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纤维镜单元500形成为所谓的纤维镜,其设置有管部分502,管部分502包括在其前端部分502a的物镜503和在尾端的目镜504。代之,通过将微型成像装置,如CCD或CMOS放置在管部分的前端部分上,也可以将这个单元形成为所谓的视频示波器(videoscope)。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如图41所示,纤维镜单元500形成为能够配合在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中的尺寸。但是,由于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在三侧开放,壳体(501)的尺寸,即纤维镜单元500的尺寸不特别被限制,只要可连接到照相机主体1上设置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1被设置成对应于凹陷部分1A的结构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501被构造成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如果壳体501具有比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更大的尺寸,优选的是为壳体501提供支腿或其他部件,以在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时稳定姿态。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在纤维镜单元500的壳体501中,背面501a和左侧面501b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见图3B),以便允许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3A)上。但是,代之,背面501a和左侧面501b可以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类似的结构(见图21),以便允许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19)上。可替代的是,也可以为该单元提供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用于允许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的结构,并且为照相机主体设置原来设置在单元上的结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构造。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作为外部单元的图像打印单元600。在这个第六实施方式中,图像打印单元600被示作具有不同于要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的成像单元、无线照相机单元、图像读取器单元和纤维镜单元的功能的外部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个第六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图像打印单元600的照相机主体1的构造(用于安装图像打印单元600的构造)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于是,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图44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图像打印单元600的解释图,图45A和45B是用于解释图像打印单元600的解释图。图45A是从前面侧(Z方向的正侧)看到的图像打印单元600的示意图,图45B是从背面侧(Z方向的负侧)看到的图像打印单元600的示意图。图46是示出图像打印单元600的电子结构的方块图。
图像打印单元6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图像打印机构容纳在可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上的壳体601内而形成的。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这个图像打印单元600能够在打印目标(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为即显胶片)上打印照相机主体1(主CPU 208)获取的图像(图像信号)。换句话说,图像打印单元600被构造成输出从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传输的图像数据,由此,与照相机主体1协作起到打印机的作用。
如图44到45B所示,在这个图像打印单元600中,用于在其中容纳后面描述的图像打印机构的壳体601可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见图3A)。如图45B所示,在这个壳体601中,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的背面601a和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的左侧面601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相类似的结构,以便可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由于这些构造与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类似,因此,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壳体601包括在位于背面601a的另一侧上的前面601c(Z方向的正侧上的表面)上的指示灯602以及位于左侧面601b的另一侧上的右侧面601d(在X方向正侧上的表面)上的胶片排出口603和胶片门604,如图44所示。指示灯602是发光部件,被构造成通知图像打印单元601是否工作,并且当图像打印单元601工作时被点亮。胶片排出口603是在图像记录之后排出即显胶片605的开口(见图45A)。胶片门604是用于打开和关闭未示出的胶片容器而设置。虽然图示被省略,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像打印单元600可以通过打开胶片门604而在胶片容器中装载若干即显胶片605。
如图46所示,作为图像打印机构,图像打印单元600包括控制器606、传送器机构607、传送器机构驱动器608、打印头609、头驱动器610,并包括作为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116。
控制器606作为整体响应于来自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的控制信号执行传送器机构驱动器608和头驱动器610的控制,以执行用于打印从主CPU 208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过程,其中该控制信号是通过连接器端子116输入的。此外,控制器606还执行指示灯602的点亮控制。连接器端子116构成连接器11,并且类似于设置在成像单元2(或2’)上的连接器端子116(见图16和17)。电力从照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器端子116传递到这个图像打印单元600(控制器606)。
传送器机构607被构造成传送即显胶片605。传送器机构驱动器608被构造成控制传送器机构607的驱动。虽然图示被省略,传送器机构607包括传送辊、展开辊等。传送辊将未示出的胶片容器内的最靠近前面的即显胶片605向胶片排出口603传送。展开辊介入被传送的即显胶片605并且通过粉碎设置在即显胶片605内的显影剂储囊来展开显影剂。
打印头609被构造成在即显胶片605上绘制图像。头驱动器610被构造成控制打印头609的驱动。虽然图示被省略,打印头609包括LED(光源)、光导和液晶闸门等,所述LED各自发出三种颜色R(红色)、G(绿色)和B(蓝色)中的任一种。打印头609被构造成LED依次发出三种颜色的光,并且光导将相应颜色的光束导引到即显胶片605上。液晶闸门设置在光路的中间,并且被控制使得相应光束的传输量对应于图像数据。通过这个打印头,相当于在主扫描方向(即显胶片605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行的潜像被记录在经历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相应光束照射的即显胶片605上。通过在沿着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传送这个即显胶片605的同时重复上述操作,各行依次记录在即显胶片605上,由此记录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潜像。随着显影剂被遍布在记录有这个潜像的即显胶片605上,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变得易见。具有易见(记录的)图像的即显胶片605从胶片排出口603排出(见图45A)。
这个图像打印单元600能够通过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将图像打印单元6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使得照相机主体1起到打印机的作用。
此外,由于用于将图像打印单元6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构造类似于用于安装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构造,因此,有可能获得与成像单元2(或2’)类似的效果。
虽然第六实施方式示出作为打印机的图像打印单元600具有利用即显胶片605作为打印目标的简单机构,但是也可以形成具有更复杂结构的打印机,其可以包括定影功能。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六实施方式的构造。在此,如果打印机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可以构想到图像打印单元600变得尺寸更大。但是,由于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在三侧上开放,壳体601的尺寸,即图像打印单元600的尺寸不特别受到限制,只要可连接于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11被设置成对应于凹陷部分1A的结构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601被构造成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如果壳体601与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相比具有更大的尺寸,优选的是为壳体601提供支腿或其他部件,用于在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时稳定姿态。
此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在图像打印单元600的壳体601中,背面601a和左侧面601b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的结构(见图3B),以便允许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见图3A)。但是,背面601a和左侧面601b可以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21)的结构类似的结构,以代之允许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19)上。可替代的是,也可以为该单元提供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用于允许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的结构,并且为照相机主体设置原来设置在单元上的结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六实施方式的构造。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作为外部单元的图像投影单元700。在这个第七实施方式中,图像投影单元700被示作具有不同于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的成像单元、无线照相机单元、图像读取器单元、纤维镜单元和图像打印单元的功能的外部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个第七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图像投影单元700的照相机主体1的构造(用于安装图像投影单元700的构造)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于是,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图47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图像投影单元700的解释图。图48A和48B是用于解释图像投影单元700的解释图,图48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图像投影单元700的示意图,图48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图像投影单元700的示意图。图49是示意性示出图像投影单元700的光学系统的构造的解释图。
图像投影单元7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图像投影机构容纳在可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上的壳体701上来形成的。在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状态下,这个图像投影单元700被构造成从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获取图像数据G,并且将与所获取的图像数据G相对应的投影图像形成在投影目标(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为屏幕Sc)上。换句话说,图像投影单元700被构造成输出从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传送的图像数据,由此与照相机主体1相协作起到投影仪的作用。从而,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208)能够利用图像投影单元700将存储介质中存储的图像形成在投影目标(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为屏幕Sc)上。
如图47到48B所示,在这个图像投影单元700中,用于在其中容纳后面描述的图像投影机构的壳体701可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3A)上。如图48B所示,在这个壳体701中,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的背面701a和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的左侧面701b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构造,以便可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由于这些构造类似于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构造,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
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壳体701包括在壳体701的前面(Z方向正侧上的面)的放大透镜715,这个放大透镜715构成后面描述的图像投影机构的一部分。
如图49所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图像投影单元700包括作为图像投影机构的投影光学系统710和控制机构720。这个图像投影单元700(投影光学系统710)被构造成在作为投影目标的屏幕Sc的投影表面702上形成投影图像。这个投影光学系统710主要包括三个光源711(各自表示为711a、711b和711c)、三个准直透镜712(各自表示为712a、712b和712c)、两个光路合成器713(各自表示为713a和713b)、偏转光学元件714和放大透镜715。
投影光学系统710(图像投影单元700)被构造成例如形成彩色投影图像,并且三个光源711a、711b和711c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单色光源,用于形成彩色投影图像。这些单色光源可以利用具有适当波长的激光源来实现。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具有638nm波长的用于红色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被用作光源711a,用于绿色光源的具有波长1060nm的半导体激光器用作光源711b,该光源711b在530nm处具有第二谐波,以及用于蓝色光源的具有445nm的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用作光源711c。如后面所描述的,控制机构720与偏转光学元件714一起控制这三个光源711的驱动(在光源711上执行闪烁操作的控制)。
这三个准直透镜712a、712b和712c将相应光源711a、711b和711c发出的光通量汇聚,并且将光通量形成汇聚光。相应的准直透镜712形成为非球面形状,它们是考虑到相应光源711的设定位置和其他因素来设定的,以便被发射的光束的发散角被转变成这样的一个角度,即,光束以该角度汇聚,以在屏幕Sc(投影表面702)上在相同位置(投影位置相同)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光斑S。
两个光路合成器713a和713b被构造成合成从各个光源711a、711b和711c发出并且穿过相对应的准直透镜712a、712b和712c的光通量,并且使得合成的光通量穿过单独一个光路,以到达用于扫描的偏转光学元件714。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光路合成器713是由多层介电滤光器形成的,其具有反射在预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并且透射在该预定波长范围之外的光线的特性。
光路合成器713a设置在从光源711a发出并且穿过准直透镜712a以被指向偏转光学元件714的光通量的光路上。这个光路合成器713a允许从光源711a发出的光透射,并且将从光源711b发出并且穿过准直透镜712b的光通量反射到从光源711a到偏转光学元件714的光路上。同时,光路合成器713b设置在从光源711a发出并且穿过准直透镜712a和光路合成器713a以被指向偏转光学元件714的光通量的光路上。这个光路合成器713b允许从光源711a和光源711b发出的光透射,并且将从光源711c发出且穿过准直透镜712c的光通量反射到从光源711a到偏转光学元件714的光路上(被光路合成器713a反射并且从光源711b指向偏转光学元件714的光通量的光路)。
从各个光源711发出的光通量被相应的发散角转变元件712形成为汇聚光,并且然后被光路合成器713a和光路合成器713b合成。此后,光通量被指向偏转光学元件714。
偏转光学元件714被构造成将合成的光通量偏转到彼此二维正交的两个方向上,即,第一扫描方向和第二扫描方向,以便允许在第一扫描方向上和与其正交的第二扫描方向上扫描。第一扫描方向和第二扫描方向被包括在作为投影目标(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屏幕Sc)的投影表面702内。这个偏转光学元件714可以由多个已知的MEMS镜形成。
被准直透镜712汇聚成汇聚光并且被光路合成器713合成的光束(光通量)被这个MEMS镜形成的偏转光学元件714在彼此二维正交的第一扫描方向和第二扫描方向上扫描。由此,光斑S在未示出的投影表面上在具有预定尺寸的区域内行进。
放大透镜715被构造成将偏转光学元件714所偏转的光束的偏转角θ转变成大于偏转角θ的扫描角α。在此,偏转角θ意味着被偏转光学元件714偏转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相对于基准光轴Lb的角度。扫描角α意味着从放大透镜715发出的光束相对于基准光轴Lb的角度。此外,基准光轴Lb是在预定扫描基准位置处、被偏转光学元件714偏转的光束的行进方向。这个放大透镜715与偏转光学元件714相协作将被准直透镜712汇聚成汇聚光的光束R聚焦在屏幕Sc的投影表面702上(指定为具有比预定尺寸小的直径的光斑S),并且通过用光斑S扫描投影表面702上的预定区域(扫描区域)在屏幕Sc(其投影表面702)上形成图像。
控制机构720控制这个投影光学系统710中每个光源711和偏转光学元件714的驱动。控制机构720包括作为偏转角控制电路的偏转光学元件驱动控制器721、作为光源控制电路的光量控制器722、控制器723和作为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116。
在控制机构720中,基于图像数据G(i,j)和镜位置信号(mirror positionsignal)Mp,偏转光学元件驱动控制器721控制偏转光学元件714的驱动,而光量控制器722控制光源711的驱动。偏转光学元件驱动控制器721通过发出转动控制信号Wc来控制偏转光学元件714的驱动。光量控制器722通过发射光量控制信号Lc来控制光源711的驱动。这个镜位置信号Mp是表示被转动的偏转光学元件714的反射表面的偏移位置。虽然图示被省略,控制器723包括被构造成整体上执行上述图像投影机构的驱动的驱动的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这个驱动控制电路从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见图16和17)通过连接器端子116获取图像数据G,并且将图像数据G输出到光量控制器722。此外,当表示执行图像投影功能的信号从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见图16和17)输入时,驱动控制电路作为整体执行控制上述图像投影机构的驱动,以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G的投影图像。连接器端子116构成连接器11,并且类似于设置在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上的连接器端子116(见图16和17)。电力从照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器端子116供给到这个图像投影单元700上。
在控制机构720中,偏转光学元件控制器721和光量控制器722被操作,使得在图像数据G中的坐标(i,j)对应于投影表面72上的上述扫描区域中的坐标(i,j)。具体地说,当在投影表面702上的扫描位置变成象素对应位置(i,j)时,该象素对应位置对应于定义为(i,j)的象素位置,通过将光量控制信号Lc发送到光源711,投影图像形成在屏幕Sc(它的投影表面)上,其中,所述光量控制信号Lc指令所述光源711分别输出基于对应于该象素的图像数据G(i,j)的量的光束(发射光)。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通过将图像投影单元7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这个图像投影单元700能够使得照相机单元1起到投影仪的功能。
此外,由于将图像投影单元7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构造类似于安装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构造,可以获得与成像单元2(或2’)类似的效果。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图像投影单元700的壳体701形成为能够容纳在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内的尺寸,如图47所示。但是,由于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在三侧上开放,壳体701的尺寸,即图像投影单元700的尺寸并不受到特别限制,只要可连接于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11设置成对应于凹陷部分1A的构造即可。在此,由于壳体701被构造成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如果壳体701具有比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更大的尺寸,则优选的是为壳体701设置有支腿或其他部件,用于在安装到凹陷部分1A内时稳定位置或姿态。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在图像投影单元700的壳体701中,背面701a和左侧面701b的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中的,以允许它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3A)中。但是,背面701a和左侧面701b可以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21)类似的构造,以代之允许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19)内。可替代的是,也可以为该单元提供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用于允许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的结构,并且为照相机主体设置原来设置在单元上的结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七实施方式的构造。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作为外部单元的外部存储单元800。在这个第八实施方式中,外部存储单元800被示作具有不同于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的成像单元、无线照相机单元、图像读取器单元、纤维镜单元、图像打印单元和图像投影单元的功能的外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个第八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外部存储单元800的照相机主体1的构造(用于安装外部存储单元800的构造)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于是,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图50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外部存储单元800的解释图。图51A和51B是用于解释外部存储单元800的解释图,图51A是从前面侧(Z方向上的正侧)看到的外部存储单元800的示意图,图51B是从背面侧(Z方向上的负侧)看到的外部存储单元800的示意图。图52是用于解释外部存储单元800的构造的方块图。
外部存储单元8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硬盘机构存储在可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上的壳体801内而形成的。在该外部存储单元8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相对这个外部存储单元800存储(写入)和获取(读取)任意数据。换句话说,外部存储单元800被构造成输出从照相机主体1(它的主CPU 800)传送的图像数据,由此与照相机主体1协作起到外部存储单元(外部硬盘单元)的作用。
如图50到51B所示,这个外部存储单元800是通过将后面描述的硬盘机构容纳在可安装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图3A)上的壳体801内而形成的。如图51B所示,在这个壳体801内,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壁4的背面801a和面对照相机主体1的侧面壁6的左侧面801b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构造,以便可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由于这些构造类似于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中的,相同的构成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外部存储单元800包括硬盘机构801、接口802、和作为连接器11的连接器端子116,如图52所示。接口802转变信号模式,以便实现在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和硬盘机构801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通过连接器端子116和接口802,响应于从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输入的信号,硬盘机构801按需要存储从主CPU 208输入的数据或者输出所存储的数据。连接器端子116构成连接器11,并且类似于设置在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上的连接器端子116(见图16和17)。电力从照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器端子116提供到这个外部存储单元800(硬盘机构801)。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照相机主体1的主CPU 208利用外部存储单元208可以实现自动备份功能。更准确地说,主CPU 208监视连接器12中的给定引脚(照相机主体侧连接探测引脚)是否存在连接。当探测到照相机主体侧连接探测引脚和外部存储单元侧连接探测引脚(未示出)之间存在连接时,主CPU 208开始在连接器11和连接器12之间电力传输(供电),并也获取存储在硬盘机构801内的图像数据信息。此后,主CPU 208将存储在照相机主体1侧上的存储介质(诸如通过SD卡接口215连接的SD卡,如图16和17所示)内的图像数据信息与存储在硬盘机构801内的图像数据信息相比较,并且从照相机主体1侧上存储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硬盘机构801内未存储的图像数据。然后主CPU 208将提取的图像数据输出到连接器端子201(12)(见图16和17),以用于存储。外部存储单元800响应于从主CPU 208输入的信号通过连接器116和接口802存储从主CPU 208输入的图像数据。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通过将外部存储单元8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这个外部存储单元800能够使得照相机主体1起到外部硬盘单元的作用。
此外,由于将外部存储单元800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的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构造,可以获得类似于成像单元2(或2’)的效果。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外部存储单元800的壳体801形成为能够容纳在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内的尺寸,如图50所示。但是,由于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在三侧上开放,壳体801的尺寸,即外部存储单元800的尺寸不特别受到限制,只要可连接于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连接器12的连接器11被设置成对应于凹陷部分1A的构造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801被构造成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如果壳体(801)具有比照相机主体1的尺寸更大的尺寸,优选的是为壳体801设置支腿或其他部件,用于在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时稳定姿态。
第八实施方式示出外部存储单元800,在其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上时起到外部存储单元(外部硬盘单元)的作用。代之,可以形成与插入型存储介质,如SD卡相兼容的连接器或者形成与USB电缆相兼容的连接器。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八实施方式的构造。
此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在外部存储单元800的壳体801中,背面801a和左侧面801b的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3B)的,以便允许其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3A)上。但是,背面801a和左侧面801b可以采用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单元2(或2’)(见图21)的构造,以代之允许其安装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1的凹陷部分1A(见图19)上。可替代的是,也可以为该单元提供原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用于允许安装到凹陷部分1A上的结构,并且为照相机主体设置原来设置在单元上的结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第八实施方式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具有如下的有利效果:
可以将具有不同尺寸的成像单元安装到共同的主体部分上或从主体部分上拆卸。另外,主体部分和成像单元之间的关系可以做得更灵活。于是,容易单独升级主体部分和成像单元。
此外,由于主体部分不具有底面壁,可以减小主体部分的尺寸并且提高安装和设计的自由度。
可以同时实现成像单元的安装和主体部分和成像单元之间的连接。
即使主体部分在三侧开放,成像单元也可以稳定安装到主体部分上,而没有松动。
可以减轻在将成像单元安装到照相机主体上时施加到两个连接器上的接合中的扭转应力。
可以确保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和成像单元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存在另一有益的效果,该效果为可以稳定地保持成像单元而没有松动。
仅通过操作释放机构,可以执行从成像单元从主体部分上的解锁到两个连接器的解脱的一系列操作。此外,由于释放机构设置在主体部分上,可以避免成像单元的尺寸增加,这会在释放机构设置在成像单元上的情况下发生。
通过在成像单元上设置释放机构,可以形成尺寸减小和紧凑的主体部分。
由于提供了用于处理成像装置获取的图像的图像处理电路,可以防止成像装置获取的物体图像的退化。
具有另一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减轻在成像单元安装到主体部分上时施加到两个连接器上的接合中的扭转应力,并且在于可以无松动地稳定保持成像单元。
可以将成像单元更稳定地安装到主体部分上而无松动。
还具有另一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防止成像单元从主体部分上未预料到的脱落。
仅通过操作释放机构,可以执行从成像单元从主体部分上的解锁到两个连接器的解脱的一系列操作。
主体部分和成像单元可以做得更紧凑。
在将成像单元设置在主体部分上时,通过安装到主体部分的背面部分上并然后朝向侧壁部分移动,成像单元设置在容纳部分内侧。于是,可以确保成像单元和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在此,在将成像单元拉出主体部分的情况下,通过从解锁到拉出的一系列操作,而不向成像单元上施加过大的力,可以将成像单元拉出主体部分。
可以将成像单元在前后方向上推入到容纳部分中并然后侧向移动成像单元。于是,可以确保成像单元和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此外,在将成像单元闭锁在主体部分上的同时,成像单元可以可靠地配合在凹陷部分中。
在不施加过大的力到成像单元上的情况下,可以将成像单元拉出主体部分。
虽然已经描述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是可以理解到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也可以通过按需要组合各个实施方式的构造来形成。
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作为主体安装部分的接合槽利用连接器盖元件形成在照相机主体1上。但是,接合槽仅需要被构造成设置主体侧连接器主体,同时实现与安装在凹陷部分1A(以便与凹陷部分连通)的成像单元2的连接器(单元侧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在这个方面,接合槽的构造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那些。
此外,成像设备的构造不局限于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结构。例如,如图29到32所示,成像设备可以在照相机主体1的上面部分1D的上表面1f上设置有热靴部分5d,闪光灯装置或者电子取景器1g可以安装到其上;电子取景器连接器端子5e;弹出型闪光灯光源5b;和模式转盘开关5e。在此,图29所示的电子取景器连接器端子5e采用凹型连接器,并且如图31所示采用凸型连接器的电子取景器连接器端子5e’与这个电子取景器连接器端子5e相连接。
在图29到32中,图29示出电子取景器1g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之前从背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1的状态。图30示出在电子取景器1g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从背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1的状态。图31示出在电子取景器1g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之前从前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1的状态。图32示出在电子取景器1g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上时从前面侧看到的照相机主体1的状态。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容纳部分具有矩形形状,其中,前壁、相对两侧壁中的一个、和后壁被开放,并于是容纳部分由一个侧壁、上壁和后壁形成。容纳部分不局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容纳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至少后壁,并且在后壁上可以设置闭锁机构(rock mechanism)。此外,容纳部分不局限于矩形形状,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外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圆形外周部分被构造成从一侧和向下方向形成有开口,并且开口被充分连通,由此可以提供具有容纳部分的主体部分,成像单元容纳在该容纳部分之内。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化。

Claims (17)

1.一种照相机主体,包括:
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纳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具有光轴并且导引来自物体的入射光的光学系统、将被光学系统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的成像装置以及执行与外部零件通信的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能够与该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电连接;
侧面部分,该侧面部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侧面壁;
上面部分,该上面部分包括闪光灯发射部分以及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侧面壁的上面壁;以及
背面部分,该背面部分包括显示由所述成像单元取得的物体图像的显示器以及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背面壁,
所述凹陷部分由所述背面壁、侧面壁和上面壁限定,
其中,所述凹陷部分的前面壁、另一侧壁和下面壁开放,
其中,当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分中时,所述背面壁与所述成像单元的背面接触,所述侧面壁与所述成像单元的侧面接触,且所述上面壁与所述成像单元的上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随着所述成像单元沿着靠近所述侧面部分的方向移动,所述成像单元侧连接器和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成像单元包括矩形壳体,
其中,当所述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分内时,所述背面壁与所述壳体的背面接触,所述侧面壁与所述壳体的侧面接触,且所述上面壁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成像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光学系统的第一成像单元、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一成像单元侧连接器;或者具有第二光学系统的第二成像单元、第二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单元侧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成像单元和第二成像单元分别可安装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分内;
其中,所述第二成像装置在尺寸上不同于所述第一成像装置,且所述第二成像单元在尺寸上不同于所述第一成像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还包括导引机构,该导引机构限制所述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相对所述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的位置,并且在靠近所述侧面壁或者远离所述侧面壁的方向上导引所述成像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导引机构包括偏压部分,该偏压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成像单元安装到所述照相机主体上的状态下将所述成像单元朝向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背面部分偏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偏压部分包括:
形成在所述成像单元的壳体的背面上的至少两个接合爪;
至少两个接合部分,该至少两个接合部分形成在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背面壁上并且在成像单元安装到所述照相机主体上的状态下,该至少两个接合部分分别面对所述接合爪;以及
至少两个偏压弹簧,所述至少两个偏压弹簧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的表面上,该表面与所述接合爪相对,并且所述偏压弹簧与所述接合爪接合,以将所述成像单元朝向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背面部分偏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导引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引凸起和至少两个导引槽,该导引凸起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的壳体的背面上,所述导引槽设置在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背面壁内,以在长度上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导引凸起插入到所述导引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每个导引槽包括上凹槽和下凹槽,如果侧面部分定位在左侧上且上面部分定位在上侧上,且背面部分从前面观察时,所述上凹槽沿着所述背面部分的上侧部分,纵向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所述下凹槽平行于所述上凹槽,沿着背面部分的下侧部分,纵向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设置在接合槽中,所述接合槽设置在所述侧面部分的背面壁的附近;
其中,所述成像单元侧连接器设置在连接器盖部分内,该连接器盖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附近;
其中,在所述成像单元安装到所述照相机单元上的状态下,所述导引机构被构造成将连接器盖部分配合在接合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所述侧面壁包括至少一个接合凸起和至少一个接合孔中的任一个,而所述成像单元的侧面包括接合凸起和接合孔中的另一个,
其中,在所述成像单元安装到所述照相机主体的状态下,所述接合凸起配合在所述接合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其中,在所述成像单元安装到所述照相机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接合凸起和接合孔定位在比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或者成像单元侧连接器更远离背面壁的位置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还包括闭锁机构和释放机构,该闭锁机构限制所述成像单元在远离侧面壁的方向上运动,而所述释放机构释放所述闭锁机构的闭锁。
13.一种照相机主体,包括:
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纳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具有光轴并且导引来自物体的入射光的光学系统、将被光学系统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的成像装置以及执行与外部零件通信的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照相机主体侧连接器能够与该成像单元侧连接器电连接;
侧面部分,该侧面部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侧面壁;
上面部分,该上面部分包括闪光灯发射部分以及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侧面壁的上面壁;以及
背面部分,该背面部分包括显示由所述成像单元取得的物体图像的显示器以及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背面壁,
所述凹陷部分由所述背面壁、侧面壁和上面壁限定,
其中,所述凹陷部分的前面壁、另一侧壁和下面壁开放。
14.一种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可安装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上并且可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上拆卸。
15.一种成像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单元。
16.一种照相机主体,该照相机主体被构造成将成像单元可安装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该成像单元包括导引来自物体的入射光的光学系统、将被光学系统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的成像装置以及执行与外部零件的通信的成像单元侧连接器,所述照相机主体包括:
在从成像单元观察时向后设置的背面部分;
与背面部分整体设置并且在使用时位于上侧的上面部分;
与背面部分和上面部分整体设置的侧面部分;以及
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由所述背面部分、上面部分和侧面部分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可安装和可拆卸地容纳所述成像单元,
其中,凹陷部分的下面部分、另一侧面部分和前面部分是开放的。
17.一种成像系统,包括:
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包括具有光轴且导引来自物体的入射光的光学系统、将被光学系统导引的物体图像转变成电信号的成像装置、执行与外部零件的通信的成像单元侧连接器、以及矩形壳体,该矩形壳体容纳所述光学系统、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成像单元侧连接器;以及
照相机主体,该照相机主体包括凹陷部分,该成像单元可安装且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凹陷部分内,
其中,当所述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分内时,该凹陷部分包括在从前面观察所述壳体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部位置且面对壳体的背面的背面部分,设置成面对壳体的侧面的侧面部分和设置成面对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上面部分,
所述凹陷部分的面对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的另一侧面部分、凹陷部分的面对所述壳体的前表面的前面部分以及凹陷部分的面对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的下面部分是开放的。
CN200980155345.1A 2008-11-26 2009-11-26 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 Active CN102292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0423 2008-11-26
JP2008-300423 2008-11-26
JP2009201201 2009-09-01
JP2009-201201 2009-09-01
JP2009252578A JP5365470B2 (ja) 2008-11-26 2009-11-04 カメラボディ、撮像ユニット、撮像システム、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着脱方法、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装着方法、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抜き取り方法
JP2009-252578 2009-11-04
PCT/JP2009/070264 WO2010061960A1 (en) 2008-11-26 2009-11-26 Body structure of imag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973A CN102292973A (zh) 2011-12-21
CN102292973B true CN102292973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22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345.1A Active CN102292973B (zh) 2008-11-26 2009-11-26 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36853B2 (zh)
EP (1) EP2351353B1 (zh)
JP (1) JP5365470B2 (zh)
CN (1) CN102292973B (zh)
WO (1) WO20100619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99164B1 (en) 2009-02-19 2018-06-27 Ricoh Company, Ltd. Camera body, imaging unit mounted/removed on/from the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5445038B2 (ja) * 2009-09-14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及びこのカメラボディに着脱される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5454089B2 (ja) 2009-11-09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948825B2 (ja) 2011-12-01 2016-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開閉蓋装置、電子機器
JP2015518681A (ja) * 2012-04-13 2015-07-02 ブラックマジック デザイン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Blackmagic Design Pty Ltd カメラ
KR101391509B1 (ko) * 2012-08-27 2014-05-07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셀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원격 탈부착 장치
JP5987565B2 (ja) 2012-09-04 2016-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
US20150358513A1 (en) * 2013-01-28 2015-12-10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148541A (ja) * 2014-02-07 2015-08-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伝導アンテナ、カメラ、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計測装置
JP1527005S (zh) * 2014-05-02 2015-06-22
JP1520778S (zh) * 2014-06-23 2015-04-06
JP2016014564A (ja) 2014-07-01 2016-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ユニット
DE102014114066A1 (de) * 2014-09-29 2016-03-31 Pilz Gmbh & Co. Kg Kameraeinheit zum Überwachen eines Raumbereichs
WO2017022177A1 (ja) * 2015-08-06 2017-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端子カバーユニット
USD795324S1 (en) * 2015-09-03 2017-08-22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JP1564138S (zh) * 2015-11-13 2016-11-28
USD829799S1 (en) 2016-04-17 2018-10-02 C & A Marketing, Inc. Camera
USD829798S1 (en) 2016-04-17 2018-10-02 C & A Marketing, Inc. Camera
USD813922S1 (en) * 2016-08-24 2018-03-27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USD832908S1 (en) * 2016-10-25 2018-11-06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JP6919242B2 (ja) 2017-03-16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音声取得装置
JP6878974B2 (ja) 2017-03-16 2021-06-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
JP1600358S (zh) * 2017-04-28 2018-03-26
USD852258S1 (en) * 2017-04-28 2019-06-25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JP1600357S (zh) * 2017-04-28 2018-03-26
TWI681245B (zh) * 2017-05-31 2020-01-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裝設備及用於成像設備的配件
KR102021828B1 (ko) 2017-08-07 2019-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KR102000068B1 (ko) * 2017-08-07 201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KR102014140B1 (ko) 2017-08-07 2019-08-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KR102033936B1 (ko) 2017-08-07 2019-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
KR102014141B1 (ko) 2017-08-07 2019-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
USD838303S1 (en) * 2017-08-30 2019-01-15 C & A Marketing, Inc. Camera
CN109905575A (zh) * 2017-12-11 2019-06-18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KR102045003B1 (ko) 2018-01-25 2019-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의 제어방법
EP3588932B1 (en) 2018-06-26 2023-07-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ing device
US11013148B2 (en) 2018-07-24 2021-05-18 Ricoh Company, Ltd. Imaging apparatus
JP7268372B2 (ja) 2019-01-31 2023-05-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JP7225912B2 (ja) 2019-02-28 2023-0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ステージ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7424076B2 (ja) 2020-01-29 2024-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20252A (ja) * 2020-01-30 2021-08-1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カメラ装置
CN113783002B (zh) * 2020-06-09 2023-09-12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连接器及镜头模组
JP7414665B2 (ja) * 2020-08-19 2024-01-16 株式会社東芝 ガス分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092A (zh) * 2006-02-03 2007-08-08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照相机模块
CN101277390A (zh) * 2007-03-28 2008-10-01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1234U (zh) * 1988-09-10 1990-03-22
JP2921879B2 (ja) 1989-09-29 1999-07-1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512080Y2 (ja) * 1989-10-09 1996-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テレビモ―ドを持つカメラ
JPH07175119A (ja) * 1990-05-01 1995-07-14 Ricoh Co Ltd トリミング撮影可能なカメラ
US5270755A (en) * 1990-05-01 1993-12-14 Ricoh Company, Ltd. Trimming information recordable camera
JPH04226409A (ja) * 1990-06-05 1992-08-17 Ricoh Co Ltd 焦点状態検出装置
JP3118610B2 (ja) * 1990-09-18 2000-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焦点状態検出装置
JP3120448B2 (ja) * 1990-11-29 2000-12-25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スチルビデオカメラシステム
US5493409A (en) * 1990-11-29 1996-02-20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till video camera having a printer capable of printing a photographed image in a plurality of printing modes
US5192190A (en) * 1990-12-06 1993-03-0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nvelope forged stationary blade for L-2C row
US5192964A (en) 1991-03-04 1993-03-09 Ricoh Company, Ltd. Camera having blurring movement correction mechanism
JPH04355436A (ja) 1991-05-31 1992-12-09 Ricoh Co Ltd 手ぶれ補正機能付きカメラ
FR2724577B1 (fr) * 1994-09-21 1996-12-27 Lab Sa Perfectionnement aux procedes d'epuration des fumees par voie humide pour des polluants gazeux
JPH08227097A (ja) * 1995-02-21 1996-09-03 Ricoh Co Ltd カメラ装置
JPH1132240A (ja) 1997-07-09 1999-02-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的撮像装置
JPH11122565A (ja) * 1997-10-17 1999-04-30 Nikon Corp プリンタ付電子カメラ
US6515761B2 (en) * 1997-10-14 2003-02-04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having a printer with a paper feed device using a vibration actuator
JPH11265229A (ja) 1998-03-18 1999-09-2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H11355624A (ja) * 1998-06-05 1999-12-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影装置
JP2000010166A (ja) 1998-06-19 2000-01-14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ジタルビデオカメラ
JP2000236469A (ja) * 1999-02-17 2000-08-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2000106640A (ja) 1999-08-09 2000-04-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交換レンズ、変換アダプタ、カメラ本体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320091B2 (ja) * 1999-08-31 2009-08-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拡張ユニット及び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EP1197833B1 (en) * 2000-10-13 2006-07-1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ngle of an imaging device
JP2002218328A (ja) * 2001-01-19 2002-08-02 Ricoh Co Ltd 画像入力装置、画像入力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ことを特徴と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2341423A (ja) 2001-05-11 2002-11-27 Canon Inc カメラ、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3069244A (ja) * 2001-08-29 2003-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着脱装置
JP3579403B2 (ja) * 2001-09-06 2004-10-20 株式会社セ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映像伝送ユニット及び映像伝送システム
JP2004007121A (ja) 2002-05-31 2004-01-08 Nidec Copal Corp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3767745B2 (ja) * 2002-06-17 2006-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メラ
JP3779247B2 (ja) * 2002-08-08 2006-05-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JP3926707B2 (ja) * 2002-08-20 2007-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JP2004193771A (ja) 2002-12-09 2004-07-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094458B2 (ja) * 2003-03-14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JP4360851B2 (ja) * 2003-07-02 2009-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US7259923B2 (en) * 2003-08-12 2007-08-21 Ricoh Company, Ltd. Lens barrel
JP2005091803A (ja) * 2003-09-18 2005-04-07 Ricoh Co Ltd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用防水ケース
JP2005234143A (ja) * 2004-02-18 2005-09-02 Ricoh Co Ltd 表示ユニット保護構造、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画像関連機器
JP4429077B2 (ja) 2004-05-26 2010-03-10 Hoya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5354177A (ja) * 2004-06-08 2005-12-22 Olympus Corp カメラ
JP5073172B2 (ja) * 2005-03-17 2012-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2006317710A (ja) 2005-05-12 2006-11-24 Fujinon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078827A (ja) 2005-09-12 2007-03-29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
JP2007134959A (ja) 2005-11-10 2007-05-31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
US20070128429A1 (en) * 2005-12-01 2007-06-07 Michael Murphy Safety Mat
JP2007173909A (ja) 2005-12-19 2007-07-05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光学装置
JP2007194953A (ja) 2006-01-19 2007-08-02 Fujifilm Corp カメラ
US7726890B2 (en) * 2006-01-19 2010-06-01 Fujifilm Corporation Camera
JP2007306433A (ja) * 2006-05-12 2007-11-22 Fujifilm Corp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KR100761480B1 (ko) * 2006-05-26 2007-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및 카메라
JP2008076507A (ja) 2006-09-19 2008-04-03 Ricoh Co Ltd 画像入力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アダプタ、画像入力装置、外部装置
JP4954659B2 (ja) * 2006-10-10 2012-06-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092A (zh) * 2006-02-03 2007-08-08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照相机模块
CN101277390A (zh) * 2007-03-28 2008-10-01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219861A 2008.09.1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1353A1 (en) 2011-08-03
JP2011078073A (ja) 2011-04-14
EP2351353B1 (en) 2018-06-20
JP5365470B2 (ja) 2013-12-11
US8836853B2 (en) 2014-09-16
EP2351353A4 (en) 2013-08-21
CN102292973A (zh) 2011-12-21
US20110216237A1 (en) 2011-09-08
WO2010061960A1 (en) 2010-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973B (zh) 成像设备的主体结构
US6525767B2 (en)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with image pick-up unit and card unit
EP0665672B1 (en) Electronic imaging module
US7253840B2 (en) Cradle for digital camera
US7542089B2 (en) Camera with optical axis bending optical system
TWI480619B (zh) 成像裝置
US7525596B2 (en) Camera including first, second and third exterior members defining the exterior thereof
WO1999053374A1 (fr) Imprimante instantanee, procede d'impression utilisant celle-ci, combinaison imprimante/systeme d'appareil photographique electronique
US1095179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part that is movable between retracted position and projecting position
JP4307484B2 (ja) 撮像装置
JP2007174040A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JP2006267697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JPH10271376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181718A (ja) カメラグリップ及びカメラ
JP2001218096A (ja) 着脱可能なプリンタ付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184504A (ja) カメラ
JP2010146517A (ja) 電子カード用アダプ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21043339A (ja) 撮像装置
JP2003174573A (ja) カメラ装置
JP2007036703A (ja) 撮像装置
JP2001232909A (ja) プリンタ及び印刷機能付きカメラ
JP2006065254A (ja) 撮像装置
JPH08251461A (ja) 電子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画像発生方法
JPH11142948A (ja) カメラ
JPH11109463A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