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7900B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7900B
CN1967900B CN2006101400990A CN200610140099A CN1967900B CN 1967900 B CN1967900 B CN 1967900B CN 2006101400990 A CN2006101400990 A CN 2006101400990A CN 200610140099 A CN200610140099 A CN 200610140099A CN 1967900 B CN1967900 B CN 1967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ssion layer
electrode
layer
angl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00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7900A (zh
Inventor
成沄澈
李周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7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7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9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白光发射效率并简化制造工艺的OLED显示器,其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均具有晶体管单元、滤色器单元、和有机发光器件单元。晶体管单元将来自外部的信号转换为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器件单元的驱动信号。有机发光器件单元包括每一个均具有不同面积的蓝色、红色、和绿色发射层。通过使白光穿过滤色器,OLED显示器能够实现所有颜色。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要求于2005年11月1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5-0110712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白光发射效率并简化其制造工艺的OLED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然而,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具有体积大、重量重,并且不易携带的缺点。近来,为了克服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的缺点,已经开发并使用了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使用在空间节省和轻便性方面产生了快速的进步。
液晶显示器是非发射(non-emissive)装置,其包括用于发射白光的光源和用于控制从光源发射的光的透射率的液晶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只与扭曲向列型液晶(twisted nematic crystal)的扭曲或扭开的时间一样快。因此,液晶显示器具有诸如高功耗和低响应速度的缺点。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也具有诸如高功耗、驱动复杂、和低分辨率的缺点。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固有缺点源自构成单个像素所需的等离子体单元的尺寸和必须在其中驱动的注入的电离气体的特性。为了克服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缺点,已经进行了关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大量研究。OLED显示器是自身发光装置,并且其可以包括在基板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发光器件和用于保护具有发光器件的基板的附加基板。OLED显示器具有低功耗、高响应速度、宽视角、和高分辨率的特性。
OLED显示器以位于提供空穴的正极和提供电子的负极之间的有机发射层通过空穴-电子耦合生成激子的原理来运行。因为通过耦合释放能量,所以激子发射光(也被称为去激)。为了显示完整的彩色图像,OLED显示器包括用于发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像素阵列。然而,用于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的不同有机发射层的发射效率和寿命彼此不同。因此,引入了各种校正措施。为了解决OLED的上述问题,美国专利第6,366,025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的技术,其中,每一个像素均具有不同面积。然而,具有不同尺寸像素的OLED显示器在设计和驱动方面存在困难,例如,低响应速度。
通过在一个像素中重叠具有相同面积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射层,并在发射层上布置滤色器,OLED显示器可实现所有颜色。在美国专利第6,392,340号中公开了这种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重叠的发射层具有相同的面积并组合发射白光。然后,白光穿过滤色器,以获得红光、绿光、和蓝光。在美国专利第6,392,340号中公开的OLED中,发射层的寿命和特性也彼此不同。此外,其还具有因为不同发射层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得高亮度白光发射寿命减小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使有机发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化的OLED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正极,提供空穴;负极,提供电子;多个有机发射层,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多个有机发射层中的每个通过耦合来自正极的空穴和来自负极的电子来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以及滤色器层,使从多个有机发射层发射的光穿过,其中,多个有机发射层顺序堆叠,并且每一个均具有不同的表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栅电极,提供栅极信号;数据电极,提供数据信号;电源电极,提供电源信号;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响应于从栅电极、数据电极、和电源电极提供的信号来运行;正极,电连接至驱动晶体管,其提供空穴;负极,与正极相对设置,其提供电子;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以彼此重叠;以及滤色器,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重叠,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不同的发射表面积。
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设置包括栅电极、数据电极、电源电极、和滤色器的基板;在基板上形成正极;在基板上应用光刻胶;通过曝光并显影光刻胶以露出在发射区周围的光刻胶的至少一部分,在发射区周围形成突起;通过将第一发光材料以第一角度应用到基板表面来形成第一发射层;通过将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二角度应用到基板表面,在第一发射层上形成第二发射层,其中,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不同;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发射层上形成负极。
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在基板上设置栅电极、数据电极、电源电极、和滤色器;在基板上形成提供空穴的正极;通过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在发射区周围形成突起;通过将第一发光材料以第一角度应用到基板表面来形成第一发射层;通过将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二角度应用到基板表面,在第一发射层上形成第二发射层,其中,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不同;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发射层上形成提供电子的负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
图2、图3、图4、和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不同发射层的面积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每一个均具有不同面积的发射层的工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视图;以及
图7是在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像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而不局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所提供的这些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使得本发明充分公开并且完全覆盖本发明的范围。通篇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理解,当提到元件“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其可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在其间存在插入元件。相反地,当提到元件“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时,是指在元件之间不存在插入元件。正如在此所应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术语的任意和所有结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此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并不局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下文所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正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这个”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文中有其它明确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当在本申请文件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含”或者“包括”和/或“包括”时,是指存在所声称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还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
此外,在此可能使用诸如“下面的”、或“底部的”以及“上面的”、或“顶部的”的相关术语,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应当理解,除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相关术语将包括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翻转一个附图中的装置,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部”面上的元件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的“上部”面。因此,根据附图的特定方位,示例性术语“下面”包括在上面和在下面的方位。相似地,如果翻转一个附图中的装置,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之下”的元件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的“之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或“在…之下”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的方位。
除非特别限定,在此所采用的所有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思相同的解释。而该术语的进一步理解,例如,字典中通常采用的限定意思应该被解释为与相关技术上下文中的意思相一致,并且除非在此进行特别限定,其不应被解释为理想的或者过于正式的解释。
在此,参考作为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的示意图的横截示意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样,可以预料诸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以导致示意图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示出的特定形状,而且包括例如由于制造而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例如,被显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典型地可能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性。此外,所示的锐角可以为圆角。因此,在图中示出的区域实际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形状并不用于描述区域的准确形状,并且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该等效电路图示出这种显示器的一个像素。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截面图。
参照图1,像素100连接至用于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信号线10、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20、以及用于传输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线30。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可以布置为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形成的矩阵。即,OLED显示器具有在行方向上延伸、彼此平行运行的多条栅极信号线10;在列方向上延伸、彼此平行运行的多条数据信号线20;以及多条驱动电压线30。
每个像素100包括开关晶体管40、驱动晶体管50、存储电容器60、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200。开关晶体管40具有连接至栅极信号线10的栅电极、连接至数据信号线20的源电极、以及连接至驱动晶体管50和存储电容器60一侧的漏电极。开关晶体管40响应于施加到栅极信号线10的栅极信号,将施加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传输到驱动晶体管50。
驱动晶体管50具有连接至开关晶体管40的漏电极的栅电极、连接至驱动电压线30和存储电容器60另一侧的源电极、以及连接至OLED 200的漏电极。驱动晶体管50将随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电压改变的电流输出至OLED 200。
存储电容器60位于驱动晶体管50的栅电极与驱动电压线30之间,并且当开关晶体管40截止时存储驱动晶体管50的栅电极信号。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用于驱动OLED 200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40和50是n沟道场效应管。然而,可选配置包括开关晶体管40和/或驱动晶体管50可为p沟道场效应管的实施例。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的开关晶体管40、驱动晶体管50、电容器60、和OLED 200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改变。
参照图2,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200包括:正极210,连接至驱动晶体管50的漏电极;负极270,连接到由外部提供的共电压;以及有机发光件220至260,位于正极210和负极270之间并通过电子-空穴耦合发光。因为负极270提供有共电压,所以由有机发光件220至260发射的光的强度取决于驱动晶体管50的漏电极电流。
更具体地,有机发光件220至260由堆叠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组成,以根据加色模式(additive color model)发射白光。
如图2所示,OLED 200具有:正极210,连接至驱动晶体管50的漏电极;空穴传输层220,与正极210相邻;负极270,用于提供从外部提供的共电极信号;电子传输层260,与负极270相邻;以及蓝色、红色、和绿色发射层230、240、和250,用于通过耦合从空穴传输层220和电子传输层260接收的空穴和电子以产生激子,来发射光。
蓝色、红色、和绿色发射层230、240、和250的每一个均包括不同的发光材料,并可在相似的电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发光效率。例如,绿色发射层250的发光效率可大于红色发射层240的发光效率,而红色发射层240的发光效率反过来大于蓝色发射层230的发光效率。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发射层230、240、和250彼此叠加并具有不同的表面积。例如,因为发射层230、240、和250的效率以绿色、红色、和蓝色的顺序降低,所以发射层230、240、和250的表面积以绿色、红色、和蓝色的顺序增加。因此,绿色发射层的表面积最小,蓝色发射层的表面积最大,以及红色发射层的表面积介于两者之间。可调节发射层230、240、和250之间的表面积差,以补偿各层之间的效率差。当两层之间的效率差很小时,两层之间的面积差相应地较小;当两层之间的效率差很大时,两层之间的面积差相应地较大。
参照图3和图4,在根据本发明的OLED 2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随着发射层230、240、和250朝向OLED的顶部构建,其表面积变得更小。最下部发射层230直接被空穴传输层220和电子传输层260接近。在图3和图4中,发射层230、240、和250的发光效率在向上的方向上增加。因此,因为最下部发射层230可具有比上部层240和250更低的效率,所以它们之间的面积比将根据这种关系来设置。
在图3中,每一个发射层230、240、和250的一端彼此对齐。在图4中,较窄的发射层位于较宽的发射层的边界内,更具体地,发射层230、240、和250中每一个的中心可彼此对应。
可使用传统的技术制造图3和图4中所示的OLED的蓝色、红色、和绿色发射层230、240、和250。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具有不同尺寸开口的荫罩(shadow mask)。即,当发射层230、240、和250的效率以蓝色、红色、和绿色的顺序增加时,蓝色发射层的荫罩具有最大的开口面积,且绿色发射层的荫罩具有最小的开口面积。合成的像素具有一个或多个发射层的堆叠结构,然后与一个滤色器重叠。
OLED 200的正极210连接到驱动晶体管50的漏电极,该驱动晶体管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或反射金属(例如,铝(Al)或其合金)制成。OLED 200的负极270接收共电压,并由反射金属(例如,钙(Ca)、钡(Ba)、镁(Mg)、或铝(Al))或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或IZO)制成。
图5所示的OLED 300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每一个均具有不同面积的发射层的堆叠结构。
参照图5,OLED 300具有:正极310,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漏电极;空穴传输层320,与正极310相邻;负极370,用于提供从外部提供的共电极信号;电子传输层360,与负极370相邻;以及绿色、红色、和蓝色发射层330、340、和350,用于通过耦合从空穴和电子传输层320和360接收的空穴和电子以产生激子,来发射光。
每一个蓝色、红色、和绿色发射层330、340、和350均包括不同的发光材料,并可在相似的电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发光效率。例如,发射层330、340、和350的发光效率以上述绿色、红色、和蓝色的顺序降低。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发射层330、340、和350彼此重叠并且具有不同的面积。例如,当发射层330、340、和350的效率以绿色、红色、和蓝色的顺序降低时,与前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反,发射层330、340、和350的面积以绿色、红色、和蓝色的顺序增加。如上所述,发射层330、340、和350之间的面积差随着其间效率差的减小而减小,并随着其间效率差的增大而增大。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图5中的发射层330、340、和350从正极310到负极370以绿色、红色、和蓝色的顺序堆叠。
更具体地,首先堆叠具有最高效率的发射层330,以放置在最下层并接触空穴传输层320。例如,如果绿色发射层的效率最高,则首先应用绿色发射层。如果红色发射层的效率次高,则将红色发射层应用到绿色发射层上,并且红色发射层的一部分接触空穴传输层320。然后,应用具有最低效率的蓝色发射层,蓝色发射层的下表面接触空穴传输层320并且上表面接触电子传输层360。由于蓝色发射层350直接接触空穴传输层320和电子传输层360,所以蓝色发射层350被置于最有利于生成激子的条件下。结果,因为通过与电子传输层360和空穴传输层320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蓝色发射层的效率,所以优选地,该蓝色发射层具有比当全部三个发射层均具有相同结构时所使用的蓝色发射层略小的面积比。
图6示出形成图5的OLED示例性实施例的工艺的示例性实施例。
通过使在基板410上形成的空穴传输层420上的突起490具有预定高度,来形成沉积区。通过以一定角度沉积有机发射层430、440、和450,在沉积区中形成每一个有机发射层。可通过在形成空穴传输层420之后在整个基板410上沉积光刻胶以及通过曝光和显影光刻胶,来形成突起490。也可以通过在整个基板410上印刷(print)聚合物来形成突起490。突起490的高度高于发射层430、440、和450的厚度之和。
首先,在形成有突起490的基板410上,以α角沉积具有最高发光效率的第一发射层430,其中,α在相对于基板410的水平表面的大约0度至大约90度的范围内。从而,在空穴传输层420上的两个相邻突起490之间形成具有面积“a”的第一发射层430。接下来,以β角沉积具有第二最佳发光效率的第二发射层440,其中,β在相对于基板410的水平表面的大约0度至大约90度的范围内。这里,β大于α。在两个相邻突起490之间形成具有面积“b”的第二发射层440,同时接触第一发射层430和空穴传输层420。最后,在基本垂直于基板410的方向上沉积具有最低效率的第三发射层450。因此,在两个相邻突起490之间形成具有面积“c”的第三发射层450,同时接触第二发射层440和空穴传输层420。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使用荫罩沉积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430、440、和450,其中,仅将对应于发射层430、440、和450的区域开口,以防止发光材料沉积到其他区域上。接下来,在第三发射层450的上表面上顺序堆叠电子传输层(未示出)和负极(未示出),以完成OLED。
如果突起490的高度比发射层430、440、和450的全部高度高太多,则可过度延伸电子传输层和负极,从而在任意层中生成导致短路的间隙。因此,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突起490的高度设置为发射层430、440、和450累加高度的两倍。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垂直于基板410沉积第三发射层450,所以用于沉积第一和第二发射层430和440的沉积角度可维持在相对于基板410的水平表面大约45度至大约90度的范围内。根据制造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一个像素中形成多个发射层沉积区,以生成将通过滤色器变为一种颜色的白光。
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具有图7所示的横截面的像素。在图7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绝缘基板510上形成第一和第二栅电极520a和520b及栅极线(未示出,参照图1的栅极信号线)。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绝缘基板510可由透明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用于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并且该栅极线包括具有宽面积的焊盘区520e,以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第一栅电极520a连接至栅极线并向上延伸,并与栅极线分离形成第二栅电极520b。栅极驱动电路(未示出)直接安装到基板510上或者安装到将连接至栅极焊盘520c的另一个外部器件上。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栅极驱动电路直接连接至栅极线而无需栅极焊盘区520c的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栅电极520a、第二栅电极520b、和栅极线可形成为单一层,其中,该单一层由铝、银、铜、钼、铬、钽、钛、及其同族金属、或其合金制成。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栅电极和栅极线包括由不同种类的金属堆叠而成的多层结构的配置。多层结构可由ITO和用于降低信号延迟或电压降的低电阻材料的组合、或者IZO和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电接触特性的材料的组合制成。低电阻材料可为诸如铝、银、或铜的金属或者其合金的金属。具有优良接触特性的材料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为钼、铬、钽、或钛。以相对于基板510大约30度至大约80度的角度形成第一栅电极520a、第二栅电极520b、和栅极线。
第一栅电极520a、第二栅电极520b、和栅极线被栅极绝缘层525覆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525可由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制成。在栅极绝缘层525的顶部形成半导体带530a或半导体岛530b。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半导体带530a或半导体岛530b可由氢化非晶硅或多晶硅制成。半导体带530a在与栅极线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包括多个延伸到第一栅电极520a的突出(未示出)。半导体岛530b布置在第二栅电极520b上。
多个第一和第二欧姆接触535a和535b分别形成在半导体带530a和半导体岛530b上。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欧姆接触可由诸如n+氢化非晶硅或硅化物的材料制成,该n+氢化非晶硅重掺杂有诸如磷(P)的n型杂质。
在欧姆接触535a和535b及栅极绝缘层525上形成数据线(未示出,参照图1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压线(参照图1)、和数据导体545a和545b。数据导体545a和545b包括开关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及驱动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
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垂直地延伸,并与栅极线交叉。数据线(未示出)包括在栅电极520a的方向上形成的第一源电极和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的宽焊盘区540。这里,可将数据驱动电路(未示出)安装在基板510上或者安装到将连接至数据焊盘540的其他外部器件上。
用于传输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线垂直地延伸,并与栅极线交叉。驱动电压线包括宽焊盘区(未示出),以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无需数据焊盘区540而直接连接至数据线的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线、驱动电压线、和数据导体545a和545b由难熔金属(例如,钼、铬、钽、和钛)或其合金制成。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线、驱动电压线、和数据导体545a和545b可具有包括难熔金属膜(未示出)和低电阻导电膜(未示出)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为由诸如铬或钼(或其合金)的下层和诸如铝(或其合金)的上层所组成的双层,或者由诸如钼(或其合金)的下层、诸如铝(或其合金)的中间层、和诸如钼(或其合金)的上层所组成的三层。形成数据线、驱动电压线、和数据导体545a和545b,使得它们具有相对于基板510形成大约30度至大约80度角的侧面。
驱动晶体管包括数据导体545b、第二欧姆接触535b、半导体岛530b、栅极绝缘层525、和第二栅电极520b。开关晶体管包括数据导体545a、第一欧姆接触535a、半导体带530a、栅极绝缘层525、和第一栅电极520a。
滤色器层55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525上,并位于其上将形成有OLED的区域的下方。在每个像素上形成滤色器层550,并且从OLED输出的光从滤色器层550穿过,以发射预定的颜色。尽管只有一种颜色应用到每个单独像素,但滤色器层550可为蓝色、绿色、或红色。尽管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滤色器层550位于OLED之下,滤色器层550可位于OLED的顶部或OLED之下的任意其他位置,只要其使光穿过以发射预定的颜色。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光穿过基板510的底部向外发射的底部型显示器。然而,OLED显示器的可选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光穿过共电极770(下面将描述)的顶部向外发射的顶部型显示器。
在数据导体545a和545b、露出的半导体530a和530b、栅极绝缘层525、第一和第二欧姆接触535a和535b的露出侧、以及滤色器层550上形成钝化层560。钝化层560由无机绝缘体或有机绝缘体制成,并具有平坦的表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无机绝缘体可为氮化硅或氧化硅,其可为感光的,并且可具有小于大约4.0的介电常数。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钝化层可具有由下部无机层和上部有机层组成的双层结构以保护有机层的绝缘特性的结构和露出的半导体530a和530b。
钝化层560具有多个接触孔565a、565b、565c、565d、和565e,以露出第二栅电极520b的一部分、栅极线520e的焊盘区、数据线540的焊盘区、以及数据导体545a和545b。在钝化层560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600、多个连接件610、以及多个接触辅助部620和63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极600、连接件610、以及接触辅助部620和630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或IZO)或反射金属(例如,铝、银、或其合金)制成。
像素电极600通过接触孔565e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漏电极。连接件610通过接触孔565a和565b连接至开关晶体管的漏电极和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
在钝化层560上形成阻挡层700,以围绕像素电极600的边缘并限定了在其中形成OLED 200的空间。阻挡层700由有机或者无机材料组成。
在OLED 200和阻挡层上布置共电极700,以完成显示器。共电极770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与像素电极600、数据导体545a和545b、或栅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具有红色、蓝色、和绿色发光材料层,其中每一层均具有不同的表面积。OLED发射高纯度白光,使得当其穿过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单独像素的滤色器时,OLED显示器可实现所有颜色。
虽然结合当前实际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披露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地,本发明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更改和等同替换。

Claims (20)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多个有机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
滤色器层,使从所述多个有机发射层发射出的光穿过,
其中,顺序堆叠所述多个有机发射层,并且所述多个有机发射层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不同的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有机发射层中的每一个均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之一,且每个层发射的光的颜色彼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其中,所述有机发射层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射层,以及
其中,所述蓝色发射层具有比所述红色和绿色发射层更宽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其中,所述有机发射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第一发射层和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的第二和第三发射层,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层具有比所述第二和第三发射层更宽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其中,所述有机发射层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相邻的第一发射层和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的第二和第三发射层,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层具有比所述第二和第三发射层更宽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有机发射层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边缘彼此对齐,
其中,所述边缘定义为所述有机发射层的侧面,所述侧面垂直于其上形成有所述层的基板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有机发射层的每一个的中心彼此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滤色器层与所述多个有机发射层重叠。
9.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包括:
栅电极,提供栅极信号;
数据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电源电极,提供电源信号;
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响应于由所述栅电极、所述数据电极、和所述电源电极提供的信号来运行;
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
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
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彼此重叠;以及
滤色器,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重叠,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不同的发射表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通过使用每一个均具有不同开口面积的多个荫罩的沉积来形成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
11.一种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包括栅电极、数据电极、电源电极、和滤色器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
在所述基板上应用光刻胶;
通过曝光和显影所述光刻胶以露出在发射区周围的所述光刻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发射区周围形成突起;
通过将第一发光材料以第一角度应用到基板表面,来形成第一发射层;
通过将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二角度应用到所述基板表面,在所述第一发射层上形成第二发射层,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以及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射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层与所述第二发射层具有不同的表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形成所述第二电极之前,通过将第三发光材料以倾斜于所述基板表面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的第三角度应用到所述第二发射层来形成第三发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基本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基本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厚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厚度之和等于或小于所述突起的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层发射蓝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色器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发射层重叠。
20.一种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板上设置栅电极、数据电极、电源电极、和滤色器;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
在发射区周围形成突起;
通过将第一发光材料以第一角度应用到所述基板的表面来形成第一发射层;
通过将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二角度应用到所述基板的表面,在所述第一发射层上形成第二发射层,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以及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射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层与所述第二发射层具有不同的表面积。
CN2006101400990A 2005-11-18 2006-10-18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7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110712A KR101209040B1 (ko) 2005-11-18 2005-11-18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050110712 2005-11-18
KR10-2005-0110712 2005-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900A CN1967900A (zh) 2007-05-23
CN1967900B true CN1967900B (zh) 2010-07-07

Family

ID=3805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00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7900B (zh) 2005-11-18 2006-10-18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789724B2 (zh)
JP (1) JP5106834B2 (zh)
KR (1) KR101209040B1 (zh)
CN (1) CN1967900B (zh)
TW (1) TWI399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09389B1 (ko) * 2008-04-21 2009-07-2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US8169137B2 (en) * 2009-07-14 2012-05-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source and device using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KR101858636B1 (ko) * 2011-06-14 2018-05-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352121B1 (ko) 2011-08-29 2014-0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8674377B2 (en) 2011-08-30 2014-03-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ptoelectronic device package, arr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DE112013001439B4 (de) * 2012-03-14 2022-01-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cht 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KR101975020B1 (ko) * 2012-04-24 2019-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09726B1 (ko) * 2012-11-08 2019-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9040416B2 (en) 2013-05-10 2015-05-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wire and thin transistor array panel
KR102086404B1 (ko) * 2013-09-04 2020-03-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058239B1 (ko) * 2013-09-30 2019-12-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대면적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779375A (zh) * 2014-02-19 2014-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彩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器
JP6567856B2 (ja) * 2014-04-18 2019-08-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US10217170B2 (en) 2014-09-05 2019-02-26 Hartford Fir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 for claim load balancing
JP6450124B2 (ja) * 2014-09-25 2019-01-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CN104868026B (zh) 2015-05-22 2019-02-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元件
TWI657563B (zh) * 2015-12-15 2019-04-21 優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電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27728B (zh) * 2017-05-26 2018-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發光元件
KR102617230B1 (ko) 2017-11-28 2023-1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개인 몰입형 장치 및 그 표시장치
KR102599232B1 (ko) * 2017-11-28 2023-1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83459B1 (ko) 2017-11-30 2020-03-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안경형 증강현실기기
CN112640579A (zh) * 2018-09-07 2021-04-0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US11621253B2 (en) * 2018-11-02 2023-04-04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21240621A1 (ja) * 2020-05-26 2021-1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575087B1 (en) * 2020-12-25 2023-02-07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WO2022191112A1 (zh) * 2021-03-12 2022-09-15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1406B1 (en) * 1999-05-25 2004-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a very thin emission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4869A (en) * 1991-12-30 1994-03-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ulticolor image display device
US5424560A (en) * 1994-05-31 1995-06-13 Motorola, Inc. Integrated multicolor organic led array
JPH0878163A (ja) 1994-09-07 1996-03-22 Kemipuro Kasei Kk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US6045930A (en) * 1996-12-23 2000-04-04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Materials for multicol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5874803A (en) * 1997-09-09 1999-02-23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stack of OLEDS and phosphor downconverter
JPH11251059A (ja) 1998-02-27 1999-09-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表示装置
US6366025B1 (en) 1999-02-26 2002-04-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3123971A (ja) 2001-10-11 2003-04-25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00921A (ja) 2003-08-22 2005-04-14 Sony Corp 有機el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1406B1 (en) * 1999-05-25 2004-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a very thin emission laye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00921A 2005.04.14
JP特开平8-78163A 1996.03.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14922A1 (en) 2007-05-24
TWI399853B (zh) 2013-06-21
KR20070052914A (ko) 2007-05-23
JP2007141847A (ja) 2007-06-07
JP5106834B2 (ja) 2012-12-26
US8125142B2 (en) 2012-02-28
US20100295828A1 (en) 2010-11-25
KR101209040B1 (ko) 2012-12-06
TW200721477A (en) 2007-06-01
US7789724B2 (en) 2010-09-07
CN1967900A (zh) 200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7900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101252083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541936B2 (ja) 平板表示装置
CN100420029C (zh) 有源矩阵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4365364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56576C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928222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30099218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683538B2 (en) Dual panel-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4752482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US7321134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859794B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20100193778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026183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400089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9119451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7671530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00141566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871050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4247058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KR20070071904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314000B2 (ja) 表示装置
TW201937722A (zh) 畫素陣列基板
US11871619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optical dielectric layer and display panel
CN101212851A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